李清源并不知道,他给金镛贴标签的同时,人家也要给他立个色魔人设。

他正在和港府的人对账。

一个礼拜下来,警队加上几個联合部门,终于把昌哥的烂账弄明白了。

昌哥的骗局,总共波及97642人,涉及资金将近一千万,可谓声势浩大。

由于刘富民是带着名册自首,一干人员早就抓捕归案,该放的放,该关的关,该追缴的资金追缴。

最后包括昌哥在内,共计塞进去19个古惑仔,最低被羁押1个月,最惨的昌哥被判了3年。

至于刘富民本人,此时已经获得了法庭保释。

除了一年内不主动离境,按时向警方报备外,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

这就是香江!

只要你有钱,只要你能找对人,罪行没捅破天,就几乎不用坐牢。

资金方面,目前警方共追回账款556万,其中大部分是刘富民主动交代自己“藏匿”的赃款,少部分是从昌哥及其手下那抠出来的。

而兑付出去的鸡蛋出奇少,只有不到一百万的资金规模。

“也就是说,我们要填347万的缺口?”

“是的,李先生。

说话的是民政事务总署的人,姓黄,黄时磊,年纪不到35岁,目前已经是民署第四科的助理署长。

能在民署任职助理署长这个级别的,身上都挂着太平绅士衔,起码在某一地区有很高的声望。

其实之前相关的细节早已商量好,黄时磊这次来,主要是给他送票据存根。

因为登记是港府在做,有了存根对号,才好避免冒领。

另外还有一份表彰,毕竟出了这么多钱,总不好随便派个人应付。

李清源自然不敢怠慢,好一阵寒暄,才把黄时磊送走。

等他回到办公室,就见高妹苦着脸,坐在那噼里啪啦按着计算器。

李清源笑道:“文慧,我给你出个主意,保准你发财。”

“什么?”

“去做培训课,教别人学计算器,一堂50块,几个月就能成富翁。”

高妹剜了他一眼,没好气道:“一共20多个按键,加减乘除一目了然,有什么好学的?”

这年头计算器还是个新鲜东西。

60年代中期,集成电路刚刚兴起。

1972年,德州仪器推出第一款便携式计算器,这才使它逐渐从专业领域走向日常生活。

在此之前,要么是机械手摇型,要么是使用阴极射线管作为显示,或者是超苯重的固态电子计算器。

就这么小玩意儿,一台售价370港币,还有价无市,连高妹这样的专业财务,此前都没用过便携型。

李清源也不禁感叹,没有充分竞争,电子产品的溢价确实多。

高妹显然不会考虑他怎么想,撅着嘴道:“现在票据送来,该轮到我们花钱了,这笔账你打算怎么办?确定要融资吗?”

李清源斩钉截铁:“融资,今天就融!”

他要打造属于自己的传媒帝国,一叶知秋将会是最重要的一环,必须将控制权牢牢掌握。

在此前,李清源给了叶盼盼5百万,用于回购60%投资公司的股份。

而这次融资前,他又成立了一个独资投资公司,来进行股权购置。

其实融资不融资,完全他一个人说了算。

李清源也不打算把事情做绝,晚上将几个股东叫到一起,直接给一叶知秋估了个1500万的天价。

“各位,如果谁想套现的话,我已经准备好了支票。”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