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石三畏从魏忠贤那里搞清了皇帝派他去登莱查案的目的就赶忙出京,在寿光县会和了山东巡按魏光绪,然后一同沿官道向东进入登莱地界。

登莱的官员早就听说皇帝让两位御史查的案子和登莱所有的官员都有关,生怕招待不好两位御史给自己招来无妄之灾,所以都是殷勤款待,再送上丰厚的仪程。

石三畏曾在文登县和曹县先后做了两任知县,当年一直是被上司呼来喝去,被同僚挤兑的角色。如今一群知州、道员们却是对他曲意逢迎,他心里那种翻身农奴把歌唱的快意就别提了。

到了莱州之后,莱州知州、同知等人因为求活营曾在莱州活动,他们生怕两位御史在给皇帝的报告里写下什么要命的东西,招待两人更是小心翼翼。

这天石三畏陪着魏光绪盘问了几个莱州官吏后回到驿馆,立刻有人禀报有自称茅大通的道士求见。

石三畏连忙亲自到驿馆门前迎接。

“茅道长,你怎么在这里啊?”

茅大通笑着稽首。

“贫道一向喜欢云游四方,今天刚进城就听说石大人在此,便冒昧前来叨扰,还望勿怪。”

石三畏在文登当官时就和茅大通是秉烛夜谈的朋友,后来石三畏在曹县当知县的时候茅大通还给他介绍了几个京城的官员,对他晋升御史和在京城站稳脚跟很有助益。所以石三畏很高兴茅大通能来找他,当即拉着茅大通走进驿馆。

两人落座之后石三畏埋怨道:“现在招远这边正闹白莲教呢,道长也不怕遇到贼人!”

茅大通呵呵一笑:“贫道没少和白莲教打交道,还真不怕他们。”

然后他故意问道:“这边也闹求活营啊,你怎么不怕贫道遇到求活营”

石三畏不在意地摇摇头:“我还真不怕你遇到求活营。

我听莱州的官员说了,这求活营只抢大户,不抢小民,更不杀人放火,与白莲教那种乱民完全不同。

我敢断定,你这牛鼻子老道遇到人家,人家都不会多看你一眼。”

茅大通立刻给石三畏戴了顶高帽子。

“石大人还是这么慧眼如炬。”

石三畏有些自得。

“我在山东当了好几年知县,若是连这点儿眼力都没有岂不是昏官?”

他顿了一下又要求道:“对了,你常在登莱四处游走,认识的人又多,有没有求活营的详尽消息说给我听听?”

茅大通问:“怎么,石大人对求活营感兴趣?”

“是啊。”

石三畏略一点头:“登州的奏报里说求活营有一两千辽民。

谁都知道辽民剽悍。这么多人劫掠数县,却能做到不杀无辜,不辱妇女,不烧房屋,实在太难得了。我一直琢磨不出统领求活营的是个什么样的人。”

茅大通抿了抿颌下短须笑道:“这个石大人你还真问对人了。贫道刚刚见过这统领求活营的人。”

石三畏先是大为惊讶,然后想起茅大通一向喜欢结交奇人异士,就立刻又释然了。

“快说来听听,这是个什么样的人?”

茅大通知道他和求活营接触的事情早晚会传开,所以也没打算保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