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行前,瓦里西耶夫也将自己的黄呢子大衣赠予秦风云,猜想这个年轻人可能是要送给家中的长辈。
走廊中,巴扎黑对杨、李两位厂长说:“从贵厂的条件来看,完全符合北钢重工项目的建设要求。”
“这里给了我重生的机会,我希望我的事业在这里开花结果,期待我们的愉快合作!”巴扎黑满心欢喜地说。
李副厂长与杨厂长交换了一下眼神,杨厂长紧握着巴扎黑的手,激动地回应:“巴扎黑先生,同样期待我们的愉快合作!”
...
下午,秦风云的助理工作是对午送来的材料进行分类整理。这项任务在张顺的带领下,几个人很快便完成了。
身着黄呢子大衣的秦风云回到车间时,发现已经没什么事情可做,只需静静地等待四点钟下班即可。这就是集体制度下的工作环境,任务相对轻松,对工人较为友善。然而这种体制的弊端在于个人劳动价值不易充分体现,有时会浪费劳动力资源。尽管如此,人们还是由衷感叹:这样的日子真是惬意!
穿着呢子大衣的秦风云走进车间,宛如领导巡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甚至有人误以为是苏联专家来考察了。
张横、张顺兄弟俩也目不转睛地看着秦风云。“顺哥,我这身打扮是不是更精神了?认不出来了吧?”秦风云打趣道。
张顺仔细辨认了一下:“秦风云?你这衣服不是苏联专家的吗?怎么穿你身了?那些苏联人走路都昂首阔步,高高在的样子,跟咱们说话都是难得的事儿,哪见过他们把衣服给工人穿啊。”
张顺走近细看一番,惊讶道:“还真是苏联人的衣服,你是怎么弄到手的?”看到秦风云手里还有一件,又问:“这一件又是怎么回事?”
秦建民提起手中的物件,感慨地说:“这件东西是要送给师傅的,我结婚那会儿没摆酒席,也没告诉旁人,结果师傅却给我送了不少好东西。”
“当徒弟至今还没给师傅送过什么像样的礼物,这次就拿这件大衣孝敬一下师傅,也让他老人家乐呵乐呵。”一旁的张横满眼羡慕地道:“易师傅真是幸运,能收到这么好的徒弟,这件大衣可不一般,在商场里同款的要一百三十多块呢。”
张顺接话道:“大哥,这商场卖的跟咱这个没法比,这是苏联进口的,保暖性能特别强。你看那些苏联人,零下几十度还只穿一件线衣加这件大衣就能扛住冻。”
“让我试试这苏联货的魅力!”张顺从秦建民手中接过大衣穿身,“嘿,真不是盖的,这衣服沉甸甸的,分量十足。”
试穿一会儿后,他小心翼翼地脱下大衣归还给秦建民,脸流露出羡慕之色:“哎呀,易师傅真是有福气啊。”
在这个年代,让人艳羡的东西并不多:电视机、自行车、手表,还有就是苏联军用黄呢子大衣。
张横打趣道:“老弟,你羡慕的话就好好学手艺,等你哪天也带徒弟了,也能让他们给你送一件这样的大衣!”
张顺苦笑着回应:“那我估计得等到头发白喽,怕是这辈子都甭想穿它。”
秦建民插嘴道:“顺哥,你这话太悲观了,等你到了我师傅那个岁数,肯定有机会穿它的。”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