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晃而过,转眼间,寒冬已经过去。

忽如一夜春风来,吹绿了整个小村庄,沉寂了一冬的人们,也纷纷走出家门,扛着锄头来到了地里。

杨明皓又去了村长家一趟,“叔,我们打算种莲藕了,你帮着我们叫些人吧!工钱不变,还是二十文一天。”

这事交给村长最稳妥了,村长是个实诚的,他挑的人手,自然是不错的,

而且,有他的威慑力在,大家也会老老实实的。

村长点头,这事是他们早就料到的,“好,我帮着你们喊几个人吧!”

村长是个办事麻利的,很快,就带着几个憨厚的汉子来到了蓝山。

春日的天气里,一块大概七八亩的鱼塘里,几个农家汉子正躬着腰,在塘子里忙活着。

先将塘底的稀泥挖开,再将选好的莲藕放进去,盖上稀泥,就可以了!

山上,杨明皓带着杨明俊两口子,杨明志夫妻,还有蒋婶子,秀珍婶子母女,一起在山上种药材。

趁着歇息的功夫,珍珠嫂子问秀珍婶子,“我听说有人向你们家大丫提亲了!”

秀珍婶子没有吱声,神色间有些落寞。

大丫喝了一口水,幽幽道,“我不会嫁出去的!”

惹得几个女人都一致看着她,蒋婶子先打趣道,“你个姑娘家家的,说啥嫁不嫁的,也不害臊!”

大丫没有一丝害羞的神色,依旧一脸平静,说道,“我不会嫁出去的,我要在家招婿。”

这话一出,大家连水都顾不上喝了,纷纷侧目看着她。

村里虽说也有姑娘在家招婿,但那也是家里父母的决定,还没有哪个姑娘自己大喇喇说出来的。

“可我怎么听说,你爷爷奶奶打算让你爹过继,你大伯家的小儿子呢?”周氏有些犹豫的说道。

这个消息她也是听村里妇人说的,不知道准不准,所以她说也没说。

这不,话赶话的说到这了,她才多了句嘴。

这个消息要是真的,那大丫绝对没有可能在家招婿。

而且,大丫爹这些年心心念念的就想要一个儿子,这事几乎成了他心里的执念。

这事,大家都知道!

秀珍婶子听了这话,更加沉默了,家里公婆的确逼着他们,将二叔家的小儿子过继进来。

家里的男人自然是同意的,不管怎么说,也是他亲子侄。

等他百年之后,也有人捧瓦摔盆,他也不算没人送终。

可她不是很情愿,那小子惯会油嘴滑舌,看着乖巧的很。

面上将家里的老人哄得开开心心的,背地里就欺负自己的几个闺女。

“只要我娘一天不同意,这事谁说了也不好使!”大丫一脸坚决。

可众人却不这么看。

大丫爹一贯是个强势的,这些年只怕是做梦都想要一个儿子。

秀珍婶子因为没有儿子的缘故,在家里一向没有话语权,自觉对她男人不住,让他连个儿子都没有。

这些年,连句重话都不敢说,就跟个勤恳的老黄牛似的。

蒋婶子这些日子跟秀珍婶子走得比较近,关系自觉亲近些,倒是说了句掏心窝子的话,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