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自号曰洪崖, 以警身心放逸。此诚一得之鄙怀, 望高明以教正。”
五老拍掌大声曰:“精金良玉也。具先天地之灵,殆非三皇时人,岂吾侪所限耶!”递相夸奖不已,洪崖逊谢。
黄老曰:“然必重加磨琢,则光愈扬而大成矣。”洪崖敬礼问道,五老与之究论玄玄无上之旨,及内丹外丹之理。洪崖一经提醒,顿地大悟。
赤精子曰:“丹旨既明,须得鼎炉烹煅。何不将须弥始炼二仪之鼎相赠,尤为神足?”
黄老顾谓水精子曰:“敢烦一行。”水精子应声跃上云头,投北而去。
洪崖问曰:“传闻须弥大地,在天地之正中,上应斗枢,往返甚难。”
黄老曰:“得道者极游八荒如泥丸,穷视元会如瞬息,况于区区指掌乎!”
言未毕,水精子抱炉鼎下峰,曰: “顷往须弥运鼎,招二龟各驾其一,我在后驱策蜚行。至南土河洛之间,二龟徘徊不前,若有所感。我即自取鼎炉,任其所之。二龟一居河之阳,一居洛之阴,还是如何?”
黄老曰: “其中大有因缘也。”
因拱手向洪崖曰: “予有神图宝章及诸变化之方,秘之最久,今赠之于子,省却别寻门户。”洪岸拜领称谢。
五老曰:“且俟道友丹成功满,再图后会。”齐下山而别。
洪崖复上峰取鼎,放于牛背,跨上抱住,回至故处。
因思修真原不择地,然得佳处犹妙,取几杖等物叠驾而起。
东渡大湖,一山滨湖而峙,景致清幽,颇自适意。
取下牛背诸物,放牛于山之阳,逐事布置停当, 而后按方立鼎安炉,在山顶凿一丹井,下通湖脉,谨依丹旨调度,采觅药物,煅炼温养。
火候已足,外丹与内丹并成,服下相合为一。自是真道既修,万理洞达,常竦入云霄,无翅而飞;常潜行江海,无鳞而没。
或驾龙驭鹤,上造天阶;或随心变化,下游尘世。 出入人间,而莫之识;隐遁其身,而莫之见。
每遇清风皓月,静夜良晨,想得道之趣,拍掌大啸,声达四远。
洪崖自思己受其乐,愿超度尘寰,救诸疾苦。
凡有缘好善者,为之讲明义理,拯拔幽沉,庶与天地有补。从此洪崖惟以阐玄度人为念。
五老既别洪崖,信步而行。木公曰: “久观南土瑞气霭然,钟毓必多。欲于沧海方诸之山栖息,且与碧海苍灵相近,可以不时眺望好道之民。其顶必有祥云清气覆护,便去导引归元,传以至道。”
金母曰: “男女皆有好道者,愿佐木公启化,以大其传。”众称曰善。
木公、金母辞别三真,投东先行。金母指谓木公曰:“此地山川舒展,我欲庐此,与方诸不远,常得会见。”
木公曰:“从便。”
金母遂居于此修道。种紫芝于别山,一发千本,叶多九茁。又得一白鹿,常自衔花来供。
木公至方诸,以紫云为盖,青云为城,静养云房之间。
广种青芝于圃,以玉屑壅布,所产极多,取以为饵。
与金母二气相投,生九子五女。
渐收有缘男女,录为仙官仙吏,各有司属。于是众尊木公,号东王公,亦云东王父;尊金母号西王母。二真已得人应奉, 道业兴隆。
黄老与赤精、水精,迤逦北行至中土。见一人容如四十许,白面朱唇,修髯昂体。
黄老曰:“此人器宇不凡,必是吾道中人。”因问其是何姓氏,有何所得,而颐养若此。
其人答礼曰:“过承下何,勿嫌烦絮。东有黄石、白石二山,居傍白石,人多呼我为白石生。自知饥饱劳逸,俱损精神,故未饥先食,未饱先上,未畅先休,未倦先息,未尝断绝嗜欲,采阴以补阳,使内外通泰。因而冬不畏寒,暑不憎热,而得永岁。”
黄老问其寿几何。白石生足高气扬曰:“吉夷氏诞生以来,千有余岁。幸而容颜不少衰,行可胜人,常游此山之中,以自取乐。”
赤精子问是山何名。白石生曰: “此为王屋山,盍往山巅剧谈?”野老引道,三真相随而上。
见山状如盖,峰顶有古松数百。白石生指松而啸曰:“初植时犹摩其顶,而今凌霄插汉矣。”
赤精子见白石生自足其志,意气洋洋,按不住问曰:“请问吉夷氏之前,更有统氏否?”
白石生曰: “曾记老人相传说,有五龙三皇等氏,最上有盘古为首君,然皆不可考已。”
赤精子笑曰:“但云盘古立极,岂知吾等化炼。”
白石生愕然曰:“若是吾师,生何氏世,称何名号?”
黄老曰:“性不役动则神定,神定则气定,气定则精定,三者既定,朱明不升,并会于下丹田,是谓三华聚鼎。此位故号曰朱明仚者。”
拱手向水精曰:“太乙之精,真玄之灵。若人知守,方可朝真。 此之谓守玄道人。”
赤、水二老曰:“通理五气,混合百宗,正位居体, 允执厥中。故我道长号为中黄丈人。吾等各居自主之位,不依形而立,惟体道而生。无少求于三才, 犹为未足,而日孳孳访道。今吾子真道无闻,大丹未识,径自以为是,诚恐精神渐减,顿成白骨。斯时欲修,其可得乎!”
白石生竦然下跪曰:“弟子向混尘俗,未闻大道,得聆尊诲,深痛前非,万望吾师明教。”
赤、水二老曰:“我二人浅近,须求此位丈人。”
白石生即转身拜求,黄老扶起告之曰:“天地之气,絪缊其间,人得之而为人,物得之而为物,人物受气之清者,心不染事,则为出世,心畏事染,则为逃世。出世逃世者,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得道者等类非一,吾子欲证何品,当直言之。”
白石生曰:“高真之质未具,已不望造其域,只求略知玄理,使此身永留人世足矣。”
黄老曰: “嗟乎! 大道由近以及远,岂皆顿超无上。惜子夙有根源,若能苦志操持,不特长住人寰,便可飞升霄汉,子何自弃若斯?”
白石生曰: “既蒙教诲,乞授大丹之旨,超拔沉溺,弟子即以斯道转度后人也。”
黄老曰: “成己成物,是修真功行。”遂语以调息和观丹成服食之方。
白石生曰:“炼成大丹服之,可能长生乎?”
黄老曰:“已非上德,必仗外丹与内丹合修方可。身中精气神三者,是内丹上药。明七返九还之要,使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以至炼神合道,则内外俱成,朝元归真奚难哉!”
白石忻受其旨,乃问:“吾师住迹何山?后日可以拜见。”
黄老曰: “灵应不离方寸,访寻只在须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