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仔细想想,自己这阵子四处云游访友,如今才回自家的宫观,下人忘了通秉也并非没有可能。
正如光幕中描述的一样,玉真公主喜好结交有才之士,自然不愿意错过李白这位鼎鼎有名的才子。
只是当她从婢女口中问出,近来的确有人在别馆借宿,匆匆赶去别馆,打算见李白一面时。
别馆的管事却向其告知,李白因苦侯无果,昨天已经自己从别馆离开,似乎是打算离开长安。
“如此才子,如若不能相见,实在是我的损失。只是如今木已成舟,便是追了他,似乎也没什么用处。”
感慨了一句后,玉真公主并没强求和李白的缘分,而将这个名字默默埋在了心里。
……
大宋。
苏轼将一块肉送到口中,目光看向光幕。
片刻后,苏轼感慨道:“这或许就是他的命吧。才华、名声,乃至容貌,他都是当世一等一的,可唯独入仕无门。”
一旁一个和尚却是笑着反驳。
“人身皆苦,万事难求。李太白虽有才情,可执念过重,他自己束缚了自己,又能怪谁?”
和尚乃是有名的佛印大师,和苏轼乃是损友,平日里时常斗嘴。
只是这次,苏轼却并没有反驳佛印,反倒是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他轻叹一声,道:“这便是所谓的求不得,只是诗仙若是能想明白,他也就不是诗仙了。”
佛印笑道:“其实比起杜甫等人,李白的一生,倒是算好咯。只可惜他眼中的功名,遮蔽了他的幸运。否则他又怎会有后来的那般经历?”
佛印话里所指,自然是李白卷进了谋反之中,还被流放。
苏轼苦笑摇头,轻声说道:“这次可就是大师着相了。大丈夫生于世间,总该有所作为。李太白此生曲折,便是在追求自己的作为,所谓困苦,说不得也只是旁人觉得。”
佛印一怔,随后放声大笑,将目光重新转回光幕。
……
大唐。
一座老宅的院落中,才辞官回来的王维,昂首望天,目光中带着几分惋惜。
李白的事,他也或多或少听到过。
两人曾经也算同朝为官,又皆有才名,称得一时瑜亮。
甚至昔日两人更是,曾在孟浩然等人的酒宴相遇。
只可惜,李白放浪形骸,而他却是恪守礼数。
虽说年龄相同,但其他地方却又有太多不同。
这导致了两人虽说相互钦佩,但同时,又都和对方无法相处。
此刻看到光幕的李白事迹,王维沉默良久,最后只是幽幽一叹。
“太白终究是自误啊!假使当年便一直留在长安,等待玉真公主,说不得,他也能多些机会。”
自顾自的嘟囔完,王维又摇了摇头,自己将这个可能否定了。
他和李白不算熟悉,但身为朝臣,他却知道,当年赐金放还,背后根由乃是李白心高气傲。
这是一个人的本性,又怎么能是说改就改了的?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