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老者闻言后,不予回答,反而是忽然变得严厉起来。

“那我问你天下百姓和君父相比谁更重要。”

顾辰瞧了一眼蔡邕一眼,不是拜师吗?怎么扯到问题面去了?

不过他也不惧,有一说一便是。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我看来同样重要,如果非要分出一个先后,那我觉得是天下百姓。”

老者咄咄逼人开口道:“为什么?如果没有君,何来的民?没有国,就不会出现民。”

顾辰摇头叹息道。

“这是因为,有了人民,才需要建立国家,有了国家,才需要有个君,国家是为民众建立的,君的位置是为国家而设立的。”

“既然民有力量抬举出一个君,也有力量把君推翻.君位本是为天下民众设的,谁来做君完全应当由天下民众决定.这是古今天下通行的道理。”

一时间,厅堂中陷入了一阵死寂。

蔡妹子轻轻地咽了口唾沫,小心翼翼地来回看着自家父亲,长者,还有顾辰。

这怎么谈着谈着,这话就谈崩了呢?

不多时,突见那长者‘噗嗤’一笑。

适才那副严厉的表情,骤然间又变成了慈祥的微笑。

“不错,确实不错,心性可嘉啊。”

老者转过头,看向蔡邕:“伯喈,你这弟子,确实不同于其他士门子弟,至少他的心性是许多人不能比拟的!”

蔡邕笑着对长者道:“郑兄谬赞了。”

姓郑?顾辰有点猜出来这个人是谁了。

随后,却见蔡邕的脸一板,不满地看向顾辰。

“既然你知道这些,你还天天在太后身边晃?”

顾辰有些尴尬,对方估计是知道自己三天两头往宫里跑,于是他委屈道:“没办法啊,谁叫我这个位置是皇权特许呢。”

“哼。”

顾辰心道这老头,真不好说话,莫非是更年期到了?

“好了,还不拜见你老师!”蔡邕伸手指了指长者道。

那长者笑看向蔡邕:“怎么成老师了?伯喈啊伯喈,不是说想听听他的见解才设下的局吗?”

蔡邕捋着须子冲他笑道:“我不管,刚刚你亲口说的,你要是不收,我就在外面宣传你郑康成不守信了啊。”

长者又好气又好笑的指了指蔡邕:“给我下套,也真有你的,信不信我现在就躺下讹不死你。”

蔡邕哈哈大笑,玩味道:“你会躺我不会躺啊。”

“老师?”顾辰询问似的看向两人。

蔡邕轻轻地咳了一声,道:“还未曾与你介绍,此君就是为师密友郑康成,你总不至于没听说过吧?”

竟然是郑玄。

饶是已经见过东汉末期诸多英豪的顾辰,此刻听了这个名字,心中也不免起了波澜。

若是就东汉末年军阀混战而言,郑玄或许没什么建树,但就汉末学术而言,郑玄的成就在整个士林中确实是有目共睹的。

别的且不说,在古文经,今文经水火不容的今天,郑玄能够做到综合百家,遍注群经,将古、今文的界限打破,使古、今文的经学能够融合一体。

郑学的“郑学”也被后世认为是代表了汉代学术的最高成就。

而他本人更是被当代学子称之为为经神。

单看能够打破古文经和今文经的壁垒这一项,就足矣名传百世。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