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武元年,九月十五。
这个日子注定不平凡,不管是对于离石文武僚佐,或是平民百姓,又或是整个天下,甚至乃至于后世。
从这一刻开始,阿父刘渊已经不止要停尊晋室那么简单,他是要称王建国,彻底举起反晋大旗。
意料之中,这场由总导演刘渊默许之下的“文武请愿”大戏,以刘渊一拒而落下帷幕。
至于其他工作人员,如执行导演右贤王刘宣,左贤王刘和,右谷麗王刘曜,以及诸多演技在线的影帝。
如公师彧,崔游,刘宏等将佐僚吏等……
几百人围在西河王宫前,使出毕生所学,精彩,真的是精彩。
或许真是入了戏,有些人在刘渊拒绝后依旧劝谏不断,不得不出动军队进行镇压。
这是剧本上没有,不过说起来还别有一番味道……
到了中午的时候,“请愿大戏”已经过去了两个小时,然而它影响却在持续发酵中。
尤其是在昨日“石中玉圭”这种加持下,这一次扩散更为迅速。
没办法,满打满算才过去一天时间,没有人能在如此短的时间,来彻底消化“石中玉圭”这种谶言。
当然,刘和等人同样期待,他们本打算要让这种事接二连三冲击黎众的心神。
也因为只有如此,刘和才能知道关于父亲称汉王,汉人对待此事的一个态度。
虽然历史上刘渊称汉王时,没有记载有人闹事,但不代表没有记载,便没有人闹事。
说到底,他们父子还是外族人,不管怎么改变,是不争的事实。
这也是刘和为什么加紧步伐,甚至不惜代价来给称王造势。
枪打出头鸟,刘和不是不能明白……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刘和前世一个文科出身,更是明白此言对于一个初建政权的重要性。
可是,他们父子毕竟不是汉人,一个计策再怎么好,要看对自身而言适不适用。
显然,刘氏并不具备这些条件……
刘和端坐在轺车中,耳边传来阵阵叫卖之声,知晓马车是进入了闹区,这种地方类似于后世商品一条街。
古往今来,不是你想怎么摆摊就怎么摆摊,尤其是现在这个年代,一般官府是会划出专门的地方。
比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辔头,北市买长鞭。
刘和拿起放置在左侧的小杆,挑起右侧轺车的窗幔,酒肆堂馆,三五人坐在一起低头细语,街边小贩,蹲在一起还是低头细语。
这种情景让刘和为之一乐,想说大声说出来,搞得跟特务头子接头一样,生怕别人不知道你们在说些什么?
放下小杆后,刘和开始闭目养神,轺车一路穿过闹区,揭起尘土飞扬,出了离石西门而去。
草原霸主的匈奴,的确是没落了,刘和最直观的感受。
拿他目前掌控的左贤王部来说,骑兵部队大概在六千人,步兵则是两万余众,典型的骑兵少,步兵多。
哪有一丝汉初威风,上马即作战,这便是内迁汉地后的第一弊端。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