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十四年,十月十七日。
大战之后,自然是收拾战场。
京师九门,时隔半月后大大开着。
临时的壕沟被填平,工事被拆除。
其中不少,都是防御瓦剌骑兵的。
只不过,大部分都没有用到就是了。
城中的百姓,在城门外各处打扫着。
清理鉴别尸体,然后将己方的人妥善安葬。
胜利的喜悦,被一具具明人的尸体所冲淡。
庞大的朝廷机器,开始了缓慢的运转。
让这个帝国的秩序,开始缓缓恢复。
皇宫,大殿中。
于谦手持一份战报汇报道。
“禀陛下,大同守将率兵五千,夺回了阳和。
缴获战马数千,粮草铠甲若干。”
诸如此类的捷报,这些日子陆续传来。
整个北方的防线,都在陆续的收复和恢复秩序。
不过众人最关注的,还是也先的动向。
毕竟他的手中,还握着朱祁镇这个太皇。
在群臣眼中这位可能没什么用了,但要是一直被敌人俘虏。
整个大明的脸面都不好看。
史书又会怎么书写?
“于大人,此前下令边关守将围剿包围也先。
可有成果?”
有人迫不及待地问道。
于谦只是摇摇头。
“赛刊王在东北率领一万骑兵,接引了也先残兵。”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纷纷摇头,叹息不已。
这下子鱼入大海,无可追寻了。
龙椅的李世民,脑海中浮现出此人的情报。
赛刊王是也先最小的弟弟,也是最信任的弟弟。
同样是也先最后隐藏的后手。
提前埋伏在辽东方向,就是为了可能的战败后接应。
忽然,有大臣站出来说道。
“陛下,此次大战瓦剌一败涂地。
此后定然畏惧于大明兵锋,不妨派出特使前往瓦剌。
许诺条件,迎回太皇。”
这个言论一出,周围的大臣纷纷看向他。
无一例外,他们选择了沉默。
因为这位礼部侍郎,可是朱祁镇的死忠。
他是太皇一手提拔起来的,一身官位富贵全都系在对方身。
少顷,兵部侍郎站了出来,拱手说道。
“臣以为,瓦剌也先狡诈。
不一定会轻易送回太皇,只有来年整军备战。
大军兵临草原,他们才会认清现实。”
两种不同的思想,背后是对不同皇帝的效忠。
前者想要尽快迎回太皇,不惜代价。
后者则没那么着急,打算用兵力威慑。
朝廷的刀光剑影,看不到,摸不着。
然而凶险程度,分毫不弱于京师保卫战!
一个回答不好,站队错误。
轻则罢免官职,人头落地。
重则满门抄斩,夷三族!
大殿的气氛,变得冰冷起来。
群臣纷纷眼观鼻,口观心,仿佛睡着了一般。
礼部侍郎见状,心一横,更是直截了当地说道。
“为国本安定,还望陛下尽快侧立太皇嫡长子为太子!”
此言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
“臣附议!”
“臣附议!”
“恳请陛下尽快侧立太子,如此国本稳固,天下可安。”
战事还未完全落定,太皇的死忠就开始争权夺利了。
朱祁镇怎么说都当了十四年的皇帝,满朝文武皆是在他的手下擢升。
除了兵部和武将,在京师保卫战被李世民所折服。
在危机解除后,总有人打算火中取栗。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