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听了郭嘉的话,有些似懂非懂,不过他还是听出来了,不称王的话,是利大于弊。

可是刘备却没有明言,而是对众人道:“既然我成不成王,天下都将战乱不断,那我便称王,以刘氏子弟的身份剿除叛逆。”

“臣等拜见大王”。众人听刘备已经称王,便齐拜道。

可是刘备却没看到,郭嘉那暗暗摇了一下的头颅。

刘备封郭嘉为国相,简雍为长史,负责洛阳军政之事。

而袁术接到圣旨第一刻便决定称王,封杨宏为国相。

可是让袁术不爽的是孙策竟然也在封王之列内!!!!

只听他在堂愤怒的道:“陛下难道脑子坏了吗?那孙伯符只是我手下一将,竟然也被封王,朝廷把我放在哪了?”

袁术都到这时候了,还以为孙策是自己的小弟。

不过话说回来,此时的孙策的确还算是袁术的小弟。

因为孙策自从攻打江东以后,虽然已经不再理会袁术,可是他依旧以袁术手下自持,这也是张紘给他出的主意。

毕竟不管自己做了什么事,都会有人背锅。

而其他诸侯见袁氏兄弟都已称王,也不甘落后,相继称王。

天下诸王的大势应运而成。

而也不是所有人都称王!!

除了孔融以外,便是荀彧拒绝称王。还有就是公孙瓒也拒绝了王位。

当然还有孙策,他可不想现在就得罪袁术。

最后一位便是曹操。

话说本来曹操也犹豫,毕竟这是作为一名政客毕生所求。

于是他也是召集众文武商讨称王之事。

众人听到主公被封王,都是大喜,可是有一个人却没有说话。

曹操看到后,收拢笑容,问道:“公达,为何如此,难道我称王不好吗?”

荀攸也没有直接说不行,而是说道:“主公,天下诸侯皆已称王,这说明他们有野心,有大的图谋。接下来他们便会相互攻伐,不死不休,而不称王的则可以明哲保身,发展实力。

如果主公想要称王称侯,荣华富贵,那么请主公直接接受称王即可。

可是,如果主公还有什么其他想法,那就请主公三思了。”

听呢荀攸的话,曹操三思了一阵,说道:“诸位,我决定不称王。”

厅内一片哗然。

曹操制止住他们后,继续说道:“首先,这圣旨乃是董賊私自拟定的召命。

其次便是高祖曾言非刘氏不乐封王。

其三便是我的能力还不足以称王,所以我决定拒绝称王。”

众人都没有了意见,而荀攸则是一脸高兴,也庆幸自己跟了一个明主。

再说董卓,自从广封王以后,对于各方面的反应也是非常满意。

于是开始建造自己的王府,准备称王。

长安又开始大兴土木!!!!

董卓本来没打算新建王宫的,因为他有湄坞!

可是刘协却下了一份圣旨,将原东宫太子府赏给了董卓,让董卓作为王府,并派人为董卓重新修缮。

董卓一听心里乐了,东宫是什么地方,那可是储君的宫殿啊!于是爽快的领旨谢恩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