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湛道:“殿下岂不闻治大国如烹小鲜,在此关键时刻,殿下一言一行,皆能影响圣心。”
刘铄点点头,道:“江公此言也有理,但圣心难测,或行百事,不如顺天心。随王处事妥帖,实心用事,但父皇仍旧最喜建平王,次喜于我。”
“殿下此话,何以见得?”江湛问道。
刘铄道:“建平王于平叛无尺寸之功,却被调任回京,委以重任。随王平叛有功,实心用事,但若不是急流勇退,他掌东宫卫队的兵权今日便被夺去。而我揣摩圣意三次皆错,父皇也没有责怪之意,且允我广纳良才。”
刘铄此言,倒是实话。
江湛无可反驳,问道:“殿下以为当如何行事?”
刘铄道:“历来承大位者,或顺圣心,或积兵马钱粮。对此,我有三步。”
江湛问道:“哪三步?”
刘铄看了一眼四周,见四下无人,低声道:“第一步,我需行大道,尽职公事,以获父皇圣心。第二步,广聚良才,结交世家。第三步,让其他争位者出错。”
江湛闻言,点了点头。
对于江湛这种政客来说,对于皇位的争夺,各有其道,手段没有高尚卑劣之别,只要能上位,搞死竞争对手也不是完全不可以。
因此江湛想了想,低声道:“刘劭被流民所杀之事,或许可以利用。”
刘铄闻言,眼睛一亮,当即道:“请江公赐教。”
江湛道:“此处非长久说话之地,当另寻别处。”
“也好。”
刘铄同意,与江湛一起找地方密谋。
……
另一边,刘诞、徐湛之、刘宏一道同行。
徐湛之想不明白刘诞所作所为,到底是争还是不争,但是这次他没有问。
当然,他不问不是因为刘宏在旁边,而是因为他知道,即使问了,刘诞的回答也会是模棱两可。
而且,从抓严道育到平叛刘劭,再到著书和改进耕犁,刘诞所表现出来的心机谋略,才能武略,都远在他之上,对于这样一个人,徐湛之愿意暂时听令行事。
因此出了宫之后,徐湛之便告别刘诞和刘宏,坐着他的大轿回府去了。
见徐湛之出行如此奢华张扬,刘宏主动对刘诞道:“徐公精通政事,但生活未免奢靡,随王若有机会,可稍加劝诫。”
刘诞没想到刘宏会以这话开场,笑道:“岳丈大人有心推我入主东宫,他若因生活奢靡被父皇所远,于你可是大有好处。”
刘宏闻言叹气道:“历来皇子夺嫡,多会引起祸乱,我实不愿宫闱染血,黎民遭灾,家国祸起。”
刘诞闻言微惊。
史书上,刘宏是刘义隆十九个儿子里,为数不多的正常人,同时也因为体弱多病,二十五岁病死,成为刘义隆儿子里,同样为数不多正常死亡的人。
刘诞穿越前曾经做视频盘点过,刘义隆十九个儿子,只有八个是正常病死。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