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嫡母,却是自小待苏桐极好,与母亲的关系,也是不同一般。

想起母亲,苏桐眼眶不由得湿润了几分。

她的母亲,是一个人极为温婉的女子,出生江南水乡,有着江南女子的温婉,却也有着北方女子的豪爽。

谢氏嫡次女,姣好的容貌,过人的才情,却是在这深宅大院之中,熬了青春,遭人算计。

“母亲,阿阮自当查清一切,定不让你白白丢了性命……”苏桐在心里暗自发誓,这一次,她会让那些人,血债血偿。

只听大夫人便又说道:“等着开春了,天气渐渐转好了,便与你的哥哥姐姐一起,去庄子上逛逛,不过在这之前,你得先将规矩学好了,“

“今个儿也是除夕了,今日过后,我便替你寻个教养嬷嬷,先学学规矩,这女孩子家的东西,你也还是要好好学学的。等着徐先生回来,你便也要学书了。”

接着拉起苏桐的手,便是又再说道:“莫不要仗着对你的宠爱,你也大了,该学的还是学。”大夫人语重心长,皆是对苏桐的担忧。

苏桐有些好笑,此时的自己,在众人的眼里便是如此的吗?她不禁摇头,却也不反驳。

“是,阿阮定会好好学习规矩的。”苏桐这次回答的痛快,一时间却是让众人有些惊讶。

“你肯学就好,这样也省了我好多事,”大夫人眉眼弯弯,不由得笑了起来,她还以为还得多费口舌。

苏桐点头,“自是听从大伯母安排。“

便去寻他们吧,今日好时候,莫要辜负了。

苏桐点头,便也退了出来。

一路上,她彷佛也在回忆着,除夕,是要做什么呢?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说的是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要进行祭灶和扫房子这样的民俗活动,以此迎接新年的到来。

传统上多将腊月二十三视为过年序幕的拉开,因为正月初一俗称“过大年”。

腊月二十三也就相对应地被称为“过小年”

过小年的标志性民俗活动是祭灶。民以食为天,先民很早就有灶神崇拜,百姓将“吃”视为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苏桐记得《淮南子中记载:

“黄帝作灶,死为灶神。“

《周礼上也有:“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

”道教兴盛后,民间又传说灶神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在广为流传的《太上感应篇里,已有“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的记述,灶神遂演变成不仅司。

厨而且司命的民间大神。司命即指灶君,算为一百天,纪指十二年。

灶王爷上天告发人间罪恶,一旦被告发,小罪要减寿一百天,大罪要减寿十二年。因此,旧时人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并在其神,位两侧贴一副对联:

“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为了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到了腊月二十三这天,人们要给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按照“官三民四”的说法,官府祭灶在腊月二十三,民家祭灶则在腊月二十四。

苏桐的思绪飘得很远,她记起很多的故事,便是由着顾老夫人说的,小时候母亲说的,以及自己梦中看的……

不知不觉之间,她的唇角微微勾起……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