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夫子如此硬怼朝廷的执政。

李易安很佩服,思索了一下,也提出了建议。

“先送酸儒一首诗,杨夫子有些气不顺。

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劄子里就以酸儒称呼他,按我原话来,不然气势不足。”

剽了陆夫子的读书示子,杨夫子心里顺畅了一些。

略一思索西北的战事史料。

唯有山地战,可保西军不失。

“李娘子,下面说的你润色一下。

西北多山地,与金贼骑兵之战,当以山地战为主。

战胜不追,战败不退。

忠州刺史吴玠、吴璘兄弟擅于山地作战,可大用。

以骑军诱敌,以步军杀贼。

积小胜为大胜,蚕食完颜娄室的西路军。

有奇险之地,一定要埋伏金贼。

打的他们不敢轻易出城,就是酸儒张浚的本事了。

金贼如若守城,那就堵上四门。

困死完颜娄室的几万金兵。”

说完之后,杨博回想了一下,基本就这些了。

川中吴家将门的吴玠、吴璘兄弟都给张浚点了出来。

如若富平再败。

只要能活着走出黄天荡,杨夫子定要用葫芦金瓜锤死搏名邀宠的酸儒张浚。

以整个西北,作为上进的踏脚石,这样的人死不足惜。

完颜娄室跟完颜宗弼是一体两面。

有机会重创两人,金朝上下必然要重新估算小朝廷的战力。

黄天荡跟西北,也是互有关联。

总的来看就是一场分了东西两路的战役。

胜了黄天荡不足以吓退金朝。

两路全胜,金朝必然投鼠忌器。

“小夫子,指摘朝政,与干涉朝政大不相同。

吴玠、吴璘兄弟之说,还是不要写在劄子里了。”

大略记下杨博的建议之后。

李易安在纸上轻点随身的毛笔,做出了建议。

“一定要说!

不说怎能彰显杨夫子的宰执之能?

一旦跑了宗弼跟娄室。

杨夫子对行在还是有大用的。

听说民间尚有做邸钞的商家。

找找看,将杨夫子的两份劄子,传遍江南。”

养望之事,不仅在诗词之上,为政也是大计。

杨博的岁数太小,只能跟酸儒张浚一样,做幸进之辈。

一步步来,时间太慢。

有了莫府山做后盾,黄天荡大战一场。

无论胜败,杨博的生存几率都是极大的。

现在的杨博还不算是正经体制内的人物,可以随便浪。

等真正进了体制,就不能随便浪了,需要按照体制规则浪。

胡乱打破规矩,只能被众人抵制。

文臣士大夫精擅内斗。

被所有人以破坏规则的原因,针对、抵制,那就很难翻身了。

而现在正是不讲规矩的时候。

朝野上下心惊胆战,也是最容易留下深刻印象的时候。

这样的机会,杨博不会轻易放弃的。

宰相、执政不是那么好做的。

许多资历,都需要朝野众人的认可。

李易安刚想凭着小半生经验,劝说一下。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却打断了她的劝说之词。

“小夫子,淮西李成求见。”

自杨博接了旨意,已经可以称作杨知府或是杨太尉了,杨府台也可以。

但在老子金六郎的约束下。

金二依旧称呼杨博为小夫子。

对此杨博也是欣然接受。

府台太小,太尉不是他想要的官职,还是杨夫子顺口、顺耳。

“可带了人马?”

听到李成来了,杨博这边也是皱起了眉头。

伪齐、金朝的悍将,勇力过人、治军严苛。

算是南宋的小吕布,两面三刀的无耻货色。

“带了十余精骑,想要独自上山拜见杨夫子。”

听了金二的回答,杨博的眉头皱的更紧了。

这厮跟汴梁城的聂渊一样,倒是颇具胆色。

“让他上来。

三娘,让十二力士找隐蔽的地方呆着。”

李成是个有眼色的,弄不好在小朝廷还有士大夫作为耳目。

所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这位三姓家奴,怕是得了高人指点,又想着反正了。

李成劫掠河北路、淮南西路,做了不少恶事。

未尝没有文人士大夫做后盾。

兵匪一家可以发家,文臣却是匪徒最好的后盾。

还是那句话,杨博不介意以极恶揣度现在的文臣士大夫们。

莫府山的主峰不过百十米的高度。

杨博所处的位置还不是主峰。

金二跟李成上来的速度极快。

看到一身灰绿色布衣的李成。

杨博一眼也就看出了他的心思,果然是想反正。

李成几次起落,都是因为劫掠之事。

杀人放火金腰带。

布衣,就过分了。

“你这贼厮,就是淮西有名号的李天王?

杨夫子在东京汴梁城也有过天王的名号。

咱们天王相会,可是犯了冲。

你说是打杀好呢?

还是锤杀好?”

条件有限,没有桌椅板凳,杨夫子也不好坐在地上。

只能拎着许久未碰的葫芦金瓜。

阴沉的望着杀戮无数的李成。

直接打杀是不成的,这两面三刀的无耻货还有大用。

李成有勇悍之名,身架自然壮阔。

一米七几的样子,体格跟金二差不多,车轴汉子一条。

“杨太尉威名,小的自然听过。

小的此来,也是带了十万人马,小的对太尉有用。”

见李成的目光不时扫过周围。

心理上的东西,也被杨博看了个通透。

“汴梁城的上官悟,弃城而逃,是杨夫子保下的。

今天刚去了建康府城。

上官太尉的尊号,算是定了。

你李成也想要吗?

想要也简单,舍了你的大半人马。

与杨夫子并肩在黄天荡,与金兀术杀上一场。

韩世忠那贼配军说了,金兀术此行,携宝船七百余。

此战若胜,杨夫子不尊承诺,你也有宝船可得。

若杨夫子说了算,你既得宝船,又得太尉之名。

之前朝廷许过你淮西招捉使一职,那是临时的差遣。

杨夫子可以许你一个统制官,自带兵马。”

没给李成开口表忠心的机会。

说的再好,也没电视剧好看。

杨博自问自答,给李成分析了利弊。

李成此来,大概率不是做了金贼走狗。

而是奔着财货、官职来的。

想来是几次反复不怎么顺利,心里起了颓意。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