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如此有教养,看样子肃王对待自己的后辈要求极为严格。

正在这时,门外走入一名十八九岁的年轻人,听到小孩的声音,顿时斥责道:

“赡灿,不得打着父王的名声,在外面闯祸!”

这人还以为小孩子在外闯了祸,打算利用肃王的名声摆平此事。

朱棣和燕王妃听到这人,竟然也称肃王为父王,心中更是惊骇。

看着年轻人的样子,约莫有二十岁左右,竟然和这五岁的赡灿是兄弟?

“你也是肃王的儿子?”

“没错!”

朱棣不禁有些傻眼,嘴中喃喃道:

“这肃王到底生了多少?他为什么这么能生?”

年轻人听到朱棣的呢喃,不禁眉头微皱,喝道:

“不得对家父王无礼!”

“平凉人口如此稀少,家父王这是为平凉努力解决人口问题。”

朱棣有些无语,但还是说道:

“可是生这么多,肃王又该怎么养活你们?”

“日后你们的出路又该如何?难道就靠朝廷的薪俸,来供养你们吗?”

“肃王终究只有一个平凉城,你们兄弟这么多,肃王哪有这么多家产分给你们?”

听到朱棣的话,年轻人冷哼一声,嗤之以鼻道:

“目光短浅,我们兄弟有手有脚,又何必要父王为我们日后的前途操心。”

“这平凉城也没有你想的那么小,光是这里的店铺就超过了十万间,你以为这里还是以前那个破旧的平凉城吗?”

“现在平凉城里的年轻人,有一小半都是肃王的儿子。”

“而城中的产业有四分之三,都是肃王的子孙们在掌管。”

“现在你还觉得,这偌大的平凉城,安置不了肃王的后代吗?”

朱棣目瞪口呆,他没想到这肃王竟然如此真的生出这么多的后代。

从他进城之后,他就感觉到城中的繁华,恐怕比北平有过之而不及。

但是现在这年轻人,竟然说这里面有一小半都是肃王的后代。

那就说明,肃王给朝廷报的子孙后代,还少了很多。

他好像能掐准朝廷能够容忍的极限,一点点增加子孙的报,然后把朝廷给逐步掏空。

这心计,这手段,朱棣只感觉有些汗毛倒竖。

不仅如此,这肃王的产业也实在太庞大了。

如此繁华的平凉城,有四分之三都是肃王府的,那岂不是说,肃王光靠产业,就能日进斗金?

.....分割线...

新书启航,求各位大大给点鲜花,多给点建议,谢谢各位大大!

新书启航,求各位大大给点鲜花,多给点建议,谢谢各位大大!

$(\".nov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