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瑾这一仗。”

“打出了先讨逆将军的风范啊!”

张昭神情振奋。

他头不疼了,病也好了。

他盯着孙权看。

仿佛在他身上,看到了那个百战百胜的男人。

那是建安二年。

袁术僭越称帝。

孙策与袁术决裂。

当时的情况的情况和现在一般无二。

内忧外患。

孙策被迫投靠曹操,谋求更多的政治资本。

而出身下邳陈氏的陈瑀则趁机谋求孙策的地盘。

联合吴中诸县的大帅祖郎、焦已及吴郡乌程严白虎等人,密谋造反。

那是孙策独立后的第一仗。

他一战攻破陈瑀,俘获其妻儿、大将数千人。

从那之后,孙策才树立起威信。

现在的孙权。

和当年的孙策,一般无二。

周瑜这一把火,让孙权坐稳了江东之主的名头。

任谁也无法动摇了。

他眼神变得复杂起来。

这样的主君,真的好吗?

“此战能否竟全功,就看公瑾能否抓住黄射了!”

程普捋须而笑。

心情极佳。

“没错。”

“若能抓住黄射。”

“我们就能以黄射制衡黄祖。”

“以刘磐制衡刘表。”

“三方于江夏争霸。”

“我方则立于不败之地了。”

张昭笑着说。

孙权颔首:“我军之前谋求三分江夏。”

“现在是否该改变战略了?”

“能否把战线推到夏口去?”

人心都是贪婪的。

孙权也想谋求半壁江夏啊。

张昭和程普对视一眼。

相视而笑。

“自然。”

“鄂县到手。”

“三分江夏已入彀中。”

“谋求半壁江夏自是应该的。”

“只是。”

“黄祖率两万水师屯于夏口。”

“此地兵凶战危。”

“不利于成为我军领地。”

“不如退而求次。”

“谋求长江以南的领土。”

“西至嘉鱼。”

“南至咸宁、通山。”

张昭捋须而笑。

众所周知,北方比南方富庶。

江夏的精华,在安陆和西陵。

但这两个地方实则是烫手的山芋。

尤其安陆。

那是刘表的口中餐。

西陵则是江夏治所。

这两个地方,对黄祖都极为重要。

如果孙权只谋求嘉鱼、咸宁、通山这样的不毛之地,黄祖肯定乐意割让领土。

可若把战线推至夏口-西陵一线。

估计黄祖会和孙权死磕到底。

得不偿失了。

孙权皱眉不语。

“张公。”

潘璋行礼,开口道:

“南方是不毛之地。”

“我江东取下来,治理难度高、管理难度大。”

“想真治理好,起码要十年之功。”

“而我军在战场上占据绝对优势。”

“为何不能图谋西陵呢?”

张昭很讨厌被人质疑。

但此人是潘璋。

是孙权的心腹。

又不断行礼,给足他面子。

“你看的是一城一地得失,吾等看的是全局。”张昭冷冷道。

潘璋问了个寂寞。

又不敢追问。

无奈退下。

“文珪。”

“有学习之心。”

“乃是好事。”

孙权展颜道:“张公教你要从全局看待问题,要记好了。”

“诺。”

潘璋躬身行礼。

“张公。”

孙权看向张昭:“夏口也非龙潭虎穴。”

“我军固然不愿意触其虎须。”

“不是还有刘荆州呢嘛。”

张昭皱起眉头:“主君想驱虎吞狼?和刘荆州平分江夏?”

“主君不可。”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