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数十天的漂泊,朱权终于赶到了宁岛。

说起来,活了两世,这还是朱权第一次来到宁岛。

和后世不同,此时的宁岛。

虽然物产丰富,环境优美,但还没开发。

虽然经过宋元两朝的开发,宁岛发展的很快。

但是岛荒地极多,人口也不多。

以前宁岛归属泉州管辖,现在因为朱权,这只穿越过来的蝴蝶一扇翅膀。

经过朱元璋的一道旨意,宁岛脱离泉州。

由宁王管辖,当然也包括周边的澎岛湖屿。

不过朱权刚刚开始,还没有精力开发宁岛周边岛屿。

现在第一步,就是把宁岛经营好。

宁岛登陆的地方,是宁岛北部。

早在朱权出发前,朱元璋就下旨通知了宁岛。

宁岛一众大小官员,都得到了旨意。

明白宁王的到来,意味着什么。

虽然是王爷,但到了宁岛,这个孤悬海外的孤岛。无疑是土皇帝。

所以当宁岛北部一座城市的守军,看到海边大船的宁王旗。

就急忙承保给级。

没一会的功夫,宁岛全部官员,都到齐了。

齐刷刷的守在码头,等候朱权下船。

朱权岸后,发现当地官员已经在等他。

说实话,宁岛的官员有些惨。

衣衫破旧,面带菜色,身后欢迎的百姓更加不堪,丝毫不像中原地区的百姓。

本来当地官员还想着给朱权开一场欢庆宴席。

朱权以太子朱标去世没多久,不易打开宴席为由,谢绝了官员的提议。

随后又拒绝了官员号召百姓,为他兴建王府的提议。

且不说朱权自身有能力兴建王府,单说看到这群面如菜色的百姓。

他也不忍心让驱使这些百姓。

听到朱权的话语,不但官员,就是身后的百姓,也是感动莫名。

他们初始以为宁王,会是个劳民伤财的恶王。

已经做好了任由宁王鱼肉的打算,毕竟这里天高皇帝远,他们难以反抗。

没想到宁王却是仁慈王爷。

“宁岛现在有多少人口?”

领头的官员刘生全面露苦涩。

“启禀王爷,宁岛全境人口19872人。”

朱权眉头一皱:“这么少?”

刘生全苦笑道:“这还是前些年,有不少中原百姓,躲避战乱逃到宁岛。”

元末明初,中原大地,战火连天。

闽浙两地的百姓,不少都携家带口,逃亡宁岛。

可惜宁岛海峡,黑水沟威力太大,要了不少人的命。

朱权叹息一声,乱起来,吃苦的还是老百姓。

朱权拍拍刘生全肩膀。

“没事的,刘卿,本王来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看着眼前这个不过十几岁的少年,老气横秋的说话。

刘生全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回答,毕竟对方是王爷。

接下来,刘生全,向朱权介绍了岛内的情况。

大概是受中原战乱的影响,虽然大明开国已经二十五年。

但宁岛的发展不太好。

只有岛中心有几座大城市,其他地方都是些小地方。

岛内一万多的百姓,族群众多,汉人不过四五成。剩下的都是原住民。

另外岛内荒地极多,好在物产丰富,百姓生活不算富裕,但也饿不着。

总而言之,刘生全的意思是朱权选错了地方。

宁岛不是富裕之地,无法让朱权过好的生活。

却不知朱权听完之后,极为兴奋。

因为此时的宁岛,近乎没有开发,犹如白纸。

正好让朱权,按照心中蓝图规划发展。

朱权有信心,在系统工具人的帮助下。

外加自己后世的经验,绝对能让台湾起飞。

越想越兴奋,看的刘生全心里发颤,不知道宁王为何这么高兴。

刘生全没有说谎,朱权岸转了一圈。

到处都是荒地,一片原始森林景象。

除了眼前数位衣衫褴褛的官员,还有数十名面黄肌瘦的百姓。

没有看到其他人。

朱权心中热情万丈,看着日头正当空,时间还早。

打算开始经营心目中的宁岛。

不过在开始之前,先解决一下刘生全等人的问题。

“刘卿,我教你几件事,你回去准备一下。”

刘生全俯身听命。

“请王爷吩咐。”

“回去统计宁岛人口,各种资源,要详细的记在本子。一个月后来找本王。”

“是!”

过了一会,朱权发现刘生全站着未动,仍在看着自己。

朱权皱眉道:“怎么还不走?”

“王爷息怒。”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