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夜里,曹操的军令传遍了三军,同样也传到了整个小沛。

小沛在外不敢进城而流民,还有那些早已经逃离的商贾,全都知晓了曹操的军令。

一时间,纷纷往小沛涌去。

连下邳逃出来的难民,也同样如此。

开仓放粮啊!

这是什么州牧,兖州不仅富庶,现在居然治下如此仁德,曹操不光没有屠城劫掠,反而对百姓减免赋税?

而且,接下来的细则更是让百姓直呼舒坦。

徐州沿用自己的屯田策略,但是加入了军屯的编制,力图在春耕时候以军民合作,将田地种植起来。

城里的粮食先行发放,钱财也可入账记录,等待秋收之后一同结算。

失去土地和房屋的农户,可以进行登记,如若能出示有效证明,就可以归还田土房屋。

只是将那些死去,流亡百姓家的财物以及房屋田土充公。

可以说曹操攻下小沛,基本没得到什么东西,只是占据了城池,得了数千兵卒而已。

却将粮食都发给了百姓。

这等仁德之主君,谁人不愿追随?

结果,不到一两天时间,曹操在徐州百姓之中的声望,就像是平静湖面丢下一颗石子般,开始不断扩散发酵。

声名远播。

都知道小沛在如此开仓放粮,而且人家还说了,每下一城,于百姓秋毫无犯。

推行仁政,为大汉正名。

如此态势之下,还没等陶谦的大军来平贼,下邳就直接降了。

……

如今才四月。

曹操当真是春风得意。

笑得合不拢嘴了。

从大开的下邳城门而入,满耳听到的全是徐州百姓夹道欢迎的赞美之词。

下邳各县、城,村亭同样还是减免赋税一年,推行军屯,计牛入谷等策。

以农耕与桑陌为主,首先让百姓领了粮食,同时又记录了各地的人口数和田土数。

刚攻下,春耕就已经如火如荼的进行起来。

下邳和小沛人口加在一起足有三四十万,而且在外流亡的难民还在不断赶来。

此场景好不热闹。

连工匠出的农具都多加了数万件,这些百姓商贾也安贫乐道起来。

颇有一种,现在虽穷,可是日后跟在曹公身后迟早能富起来的感觉。

三日之后。

各地表了陈情书,官吏不动乱,百姓无怨声,拥戴曹操坐镇下邳。

并且各处阙宣的叛贼也都投了。

曹操获八千余降卒,得四千副兵甲,千匹马,还有数个喂养了半年幼马的马场。

他在衙署看完了表书之后,简直高兴到合不拢嘴了,案牍放着一碗水。

每隔一会儿曹操便会喝一口。

以此来表达激动。

但面却没有任何动容,只是抿嘴而笑,时而有些许咋舌感叹。

荀彧满面春风的又拿出一个书简,对曹操笑道:“主公,还有这书简,在下也是第一次见。”

“万民书。”

曹操眼睛一亮。

“哦?”

他连忙招手,“快快快,拿来我看看。”

荀彧快步走去,将书简摊开在案牍,两人凑近去看。

看得面写着歌功颂德,感激涕零的话。

下方全是各百姓民众签署之名,密密麻麻,书法各异。

这当真不是出自一个人代写之手。

恐怕真的是民众自己所写。

自然,这书简也不会真的有万个百姓,许多普通百姓都是不识字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