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城内的赵浪,看着范增之名,目光不由闪动起来。
在大秦这个平均年龄也就三四十岁的年代,范增以七十岁的高龄,出山辅佐项氏,如此举动,倒与周王朝奠基者‘姜太公’有得一比。
只不过,范增遇到的并不是周文王,而是项羽这个愣头青,刚开始,西楚刚刚建立,项羽还能听得进范增之言,但随着西楚做大,成为诸侯之尊,项羽便刚愎自用,昏招迭出,让本来王者开局的西楚,很快沦为倔强青铜,以致将范增这位老人家活活气死,当真令人唏嘘。
仙榜的持续进行,须臾功夫,大家视野中再度出现一个新的名字——
【文曲榜第四名:伏胜。】
【伏胜,有文圣之资!】
【奖励:秦国国运值增加9万点!】
伏胜,又称‘伏生’,他的名号虽然没有陈平范增这般一名不文,但知道其名讳的,也就大秦庙堂那些人罢了,民间百姓则知之甚少!
不过,仙榜描述,这位有‘文圣之资’,倒是将大家的胃口都吊了起来!
古往今来,但凡能被冠以‘圣贤’之名的,哪个不是流芳百世的人物?而这位‘伏胜’,有何德行,能获此殊荣?
这时候,始皇也微微皱眉,‘伏胜’之名,他自然知道,但对方只不过是自己所封的一个‘秦博士’罢了,在始皇看来,这儒生也就当个吉祥物养着便好,有些礼仪文字方面的小事,让对方去做做,仅此而已,没想到仙榜竟将这人抬得如此之高。
他实在想不出,这位高居文曲榜第四,给大秦赚取了足足9万点国运值的儒生,有何特殊之处。
始皇不知,一旁的‘万事通’赵浪,却是清楚得很!
这位‘伏胜’,对煌煌巨著《尚书》有再造之德!秦时焚书,不少经典都毁于一旦,而伏胜,却是冒着极大风险,将《尚书》藏于家中墙壁内,这才让其得以保全。
汉初,文帝求能治《尚书》者,伏胜那时候已经年逾九十,不能亲自前往,汉文帝派‘晁错’前来,伏胜因太过老迈而言语不清,靠着他女儿‘羲娥’代言,将其胸中的《尚书》倾囊而授,最终补齐了所有遗失篇章,这才让《尚书》得以完整流传下来,后世大家所看到的《尚书》,皆出于此!
伏胜不但是一代儒学大师,而且,其育人方面也有极高造诣,《史记》作者司马迁,便是他的学生。
PS:今天保底10更送到!吃口饭,继续码字,待会儿写几章发几章,大伙手里要是有评价票啥的,投一发,给咱点动力哈,谢谢各位捧场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