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苏问仙走出考场之后,他引起的骚动才渐渐平息下来,回归平静。

方遂这才有空查看苏问仙所做的镇国诗。

慎之又慎的打开诗词那一卷,映入眼帘的就是苏问仙临摹颜体所书的题目。

“《风雨大作》。”

不错。

方遂赞叹。

他不是说题目,而是说苏问仙的字迹。

犹记得当时他在有凤来仪楼里,书写的《石灰吟》,书法还不如一个儒学三年的小孩。

而经过十数天的联系,竟然有模有样起来。

方遂隐隐感觉到,如果这书法大成之后,可能会自成一派,形成苏问仙特有的风格。

继续往下看,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方遂眼神一亮,“僵”字写年迈,“卧”字写多病,“孤”字写一人,“村”字写清贫。

四个字就将一个孤寡老人的形象勾勒出来。

笼罩着一种悲凉的氛围,让人十分同情。

但是翩翩这样的老人却“不自哀”。

原来他一直心系家国,想要为祖国驻守边疆。

“果然好诗!”方遂心中想到,“问仙以老人的口吻,以残存的病身诉说着报国之志,实乃另辟蹊径至极。”

再看到后两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方遂心中也不禁生出一股豪气,恨不能立刻飞身马,奋勇杀敌!

就连垂死的老人,都心心念念的想着阵杀敌,保卫边疆,怎么能不让读到此诗的人,倍受鼓舞呢!

“能够让我都有心潮澎湃之感,真可谓是等的战诗词啊!我人族再添一底蕴!”

方遂恨不能现在就让天下所有人都能读到这篇《风雨大作》,以鼓舞人族士气。

从没有哪一次监考,像今天这样希望能够快点结束。

平时方遂都是让文院多给考生一些时间,让他们多多思考一会。

然而,他现在只希望立刻将这首诗词报大周圣院,请录入《大周战诗词录》中,让天下人传诵。

......

大周王朝,京都,圣院。

“咚!”

“咚!”

“咚!”

坐落在圣院塔楼最高处的圣钟,无风自动,发出三声长鸣!

京都无数人为之侧目。

“圣钟长鸣三次,是又有哪位大儒写出了镇国诗词或文章?”

“天佑大周,我大周又出一首镇国诗!”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