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莱很不情愿的被孙辉点名。

孙辉精神振奋,他立刻拉着人伐木烧炭。

崔莱被混在人群中,作为少数能写能算的人才,他得到了不少优待。

比如他不需要干活,只需要在阴凉的地方算账。

百姓们热火朝天的砍树。

孙辉则亲自带着人造炭窑。

孙辉也不藏私,手把手的教授大家砌炭窑。

“想要烧出银丝炭,这炭窑的温度一定要去。”

“最重要的是密封,要保证没有空气进去。”

“另外就是需要保温,不能让炭窑的温度冷下来。”

“只要做到这两点,就能烧出银丝炭。”

孙辉住在炭窑,不眠不休三个日夜。

等到开窑的时候,南门里所有的百姓都围在炭窑边。

“开窑了!”

孙辉大喊一声,拉开了炭窑的门。

烧好的银丝炭从炭窑里滚了出来。

崔莱抓起一块。

只看到这块木炭纹理清楚,如同缠绕着银丝。

一看就是好的银丝炭!

真的成了!

周围的百姓激动的叫出来。

成功了!

崔莱看着四周的百姓。

他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这样灿烂的笑容了。

从南下逃难以来,崔莱见过太多的流民了。

这些流民的脸都很麻木。

他们都经历过太多的痛苦了。

饥荒,死亡,几乎所有流民都经历过多次。

很多人都如同行尸走肉一样,甚至都忘记了为什么要南下。

一直到了齐州城下,他们看着皇帝亲自站在城墙,一同见证了那场辉煌的胜利!

胜了!

终于赢了清军了!

大家决定不走了!

龙卫带着流民种植土豆,让生活有了希望。

土豆这种粮食虽然不如米饭好吃。

但是好歹饿不死人了。

情况一天一天好起来。

等到孙辉这边烧出了银丝炭后,崔莱看到一种名为“希望”的东西。

这乱世之中,最宝贵的就是希望啊!

等到孙辉带着银丝炭,拉到了铁厂前。

从铁厂这边换来了一袋子崇祯通宝。

百姓们欢呼着,簇拥着孙辉回到了南门里。

“崔管事,这一次我们赚了多少?”

孙辉聚集了南门里的百姓,当众问道。

“里长,这一次一共得到了六百七十枚钱。”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