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鹤的死亡宣告了秦军的失败。

陈胜爆喝一声,用长枪挑着他的脑袋示众。

看到之前还威风凛凛的主将变成这样,秦军士兵都懵逼了。

他们本来就不知道这一仗为什么要打,现在看到杜鹤阵亡,更是彻底失去了主心骨。

也不知道谁先带的头,秦军开始逐步溃散。

主将都死了,他们还有什么好打的!

义军看到陈胜斩杀敌将,士气大振,战斗力爆表。

陈胜趁机发动攻心战术,喊话要求秦军投降。

很快,逃不掉的秦军开始纷纷放下武器投降,只剩零星反抗还在持续。

更多的秦军见状不妙,选择逃亡。

他们听说过白起将军坑杀四十万降卒的往事,自然不敢投降。

眼看着秦军的崩溃成为事实,陈胜下令义军分多路出城,捕捉俘虏。

这不是战争,而是一边倒的碾压。

到夜幕降临时,义军停止了追击。

失去组织的军队不能叫军队,只能叫散兵游勇。

就算是两千多头猪,都不会这么惨。

痛打落水狗时,泥腿子出身的义军远比吃皇粮的军队能跑。

率领军队追击的吴广有些理解陈胜的选兵原则了。

这些老实可靠的农民,体力虽然比不经常吃肉的士兵,但他们的耐力和吃苦能力却远胜他们。

若是正面交战,秦军还能抵挡。

然而演变成追击战后,他们就像漫山遍野的兔子被狼撵着般狼狈。

追击部队晚回到了军营。

他们押送着垂头丧气的秦军,大声欢呼着。

士兵们毫不避讳的高呼“义军战无不胜”、“大楚万岁”等口号,气氛更加炽热。

在陈胜多次强调纪律后,士兵们并没有砍下敌人的首级计军功。

秦律规定斩首多少级可以获得军功,在战国时期这是好政策,但到了现在就有些落伍了。

士兵们在战场停下来砍首级会让军队的步调紊乱,进而造成阵型散乱。

抢夺首级甚至还会造成士兵之间互相厮杀。

陈胜毕竟是来自现代,对这种行为很不喜欢。

他制定了一套新的军功计算方法,不需要再斩首了。

俘虏敌军的军功和直接斩杀一样,士兵们自然不必执着于斩首。

在击溃战中,俘虏敌人的难度更低。

取消斩首计军功,也是让义军区别于暴秦的一种手段。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