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在另外的房间里面。

一名公输家族的弟子,快速跑了过来。

在嬴澜的旁边有些激动的说道。

“殿下,我们研制的‘纸’,已经晾晒完成!”

嬴澜神色一动,跟随在他的后面。

快步来到了“工学部”的另外一个工程驻地。

在这里的院落里面。

放着几个大型的蓄水池。

蓄水池里面是一滩浆糊状的液体,里面沉浮着各种材料。

树皮、麻头、敝布、鱼网。

堆积在里面,大多都已经被高温融化,混合在一起,成为糊状物。

在旁边的晾晒的地方。

放置着数张雪白的丝帛一样的片状物,在太阳的照射下,凝固成功。

正是风干以后的糊糊,被压成薄片。

这些雪白的片状的丝帛物体。

用墨笔,可以在面清晰的描绘出来痕迹。

正是被嬴澜称呼为“纸张”的物品。

在《天工开物》面,详细的记述了“纸张”的炼制过程。

虽然嬴澜五谷不分,不懂得这些制作原理。

但是,这些公输家族的弟子们懂啊!

他们在机械和自然科学面,浸淫了很长的时间。

在看过《天工开物》面记叙的内容以后。

几乎是无师自通。

随便实验了两下,就搞清楚了制作的办法。

经过尝试以后。

按照着面记叙的方式,成功的制作出来了纸浆。

而在架子面。

这些晾晒成功的纸张,就是用蓄水池里面糊状的“纸浆”制作出来的。

伸手拿起一张“纸张”,摊开在面前的桌子面。

嬴澜提起一支墨笔。

在刚刚晾晒完毕的纸张面,誊写了几个秦篆。

墨色分明。

墨水没有发生任何浸染,书写效果良好。

“大秦万年”,四个秦篆文字。

字迹分明的显现在纸张面。

清晰无比。

“成功了!!!”

周围的人见状,纷纷激动的说道。

“太好了!有了这个东西,以后,我们岂不是再也不用那些又沉又窄的竹简了?!”

一名翰林学士兴奋的说道。

“好薄啊好薄啊,真的是跟丝帛一样轻飘飘的,在这面,能写多少字啊!”

有人摸着“纸张”,爱不释手。

像是在捧着宝贝。

“摸起来像是羽毛一样柔软,如果把它们装订起来,岂不是可以书写很多很多的内容?”

有人忽然灵机一动,提议道。

他的提议顿时让周围的人都是眼前一亮。

思路瞬间开阔。

嬴澜闻言,轻轻一笑。

看来,古人的智慧还是非常厉害的。

在纸张研制出来以后。

现在,已经开始有人提议,把它们装订成“书”了。

可以预见,将来,竹简这种古老笨重的东西,将再也不必启用。

都将被轻薄如丝帛的“纸张”所代替。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