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一家接着一家救济着。

每家都根据了解的家庭人口数量尽量合理分配着。

等他接济忙完所有贫困光荣军属家庭。

天都已经快大亮了!

二妹杨华和三妹杨芸望着熟睡的哥哥满脸诧异。

“姐!这都几点了,哥怎么还没起床啊?”

“不会是病了吧?”三妹杨芸担心的问。

杨华抿嘴直笑。

“别管他!这呼噜打的跟油锯似的,有病才怪。”

“那咱去哪吃饭啊?”杨芸有点饿了,抬头问!

“走!去外面下馆子,姐今天请你吃大肉包子!”

杨华笑嘻嘻拉着妹妹的手出了四合院。

十二月初冬清晨,天气已然很冷。

络绎不绝的工人们开始陆陆续续班中。

整个京城又充满了人间烟火气!

王喜妹一家四口人躺在被窝里互相依偎着。

全都大眼瞪小眼的望着天棚发呆。

母亲王喜妹听着孩子们肚子里饿的‘咕咕’叫声,心里一阵酸楚和无奈。

“妈!我饿!”

“妈,我也饿!”

“什么时候起床吃早饭啊?妈妈!”

五个孩子可怜兮兮的睁着大眼睛看向母亲王喜妹。

目光充满了期盼。

“乖!孩子!再忍忍!饿了就睡一会儿!”

“等睡到中午了,妈给你们熬粥喝!”

王喜妹眼泪泛着泪花,无助的哽咽着说。

她家其实已经断粮许久了。

若不是前段时间去朋友孙连霞家借了五斤大米,勉强维持着日子。

恐怕现在孩子早就饿出病来了!

但这又能怎么办呢?

她面有两个老人要伺候。

下面有五个孩子要养活。

仅靠她一个月31.5块工资。

真的是无力支撑!难以为继!

“可是我饿呀,饿的睡不着!妈!”

老四黄援朝饿的难受,显得很是急躁。

“是啊!妈,我好饿!”老五翠花小声跟着说道。

“你这孩子!不是让你们睡觉嘛,睡着就不饿了!”

王喜妹被孩子吵得心烦意乱,忍不住嗓门高了一些。

隔着布帘的公公婆婆一听孩子又哭闹了,满脸心疼。

老黄头起身叹道。

“他媳妇儿,要不咱把剩下的大米熬点吧!孩子饿坏了身体真不行啊!”

“是呀!我们老两口少吃几顿没问题,孩子不行!”

黄唐氏一见孙女翠花哭个不停,赶紧抱起来安慰,

“妈,爸!不是我不想做饭,而是咱家就剩半碗大米了。”

“吃了这顿,就没下顿了!妈!”

王喜妹此刻无奈极了!

老黄头自然知道儿媳妇为难之处,长长叹了口气。

“那也得做!总不能饿着吧!”

“今天我老两口就不吃了!一顿不吃饿不死!”

王喜妹眼泪直流,满心愧疚!

黄唐氏握着儿媳妇王喜妹,慈祥的笑着。

“真是难为你了!喜妹!”

“别难过,我们老两口知道你贤惠顾家,是个好儿媳妇,真不怪你!”

“苦日子都过来了,这点困难算个啥!”

屋子里所有人都沉默了!

“呀!妈!外面下雪了是咋地?门推不开了?”老大黄援国惊讶的推着门,大叫。

“不会吧!我还要厕所呢?这可咋整?”老四黄援军也跟着急了。

“下雪?不可能?你看外面哪有雪啊!”

王喜妹愣住了,赶紧用力推了推了。

‘咯吱’一声,大门被推开一条缝。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