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子外的风波,张一凡并不知道。

此后几天,他一直在为牡丹亭之约做着准备。

自从次在辩馆,张一凡提出了株连之法的悖论后,想必牡丹亭之约,必然是围绕着株连之法进行的。

牡丹亭之约,显然是皇城几大院授意门下弟子发起的。看来是存了一次辨明这件事的意图。

在张一凡看来,牡丹亭之约,背后甚至有朝廷,乃至于当今皇帝陛下的意图在内。

这一点,从儒家积极约战自己,就能看出来了。

不同于法家,儒家等各家约战自己,并不是真的为了约战自己。而是为了做给一些人看。

至于什么人能让儒家这样,想必就只有当今陛下了吧。

张一凡在脑子里一次次复盘了辩馆之辩,最终终于想明白了。

能不能废除株连之法,其实不取决于自己,甚至也不取决于诸子百家。

而是取决于当今陛下。

他所做的,唯一的作用,就是引起渔轮关注。

希望渔轮,能倒逼当今陛下。

但是,这个已经御世几百年的陛下,会在乎渔轮吗?

想当初,陛下二十年不理朝政,诸子百家、民间百姓发出了多少批判之声,他依旧不动如山。

想到这儿,张一凡心中胜券在握的感觉,顿时消失了。

此时,他又想起了郭菲白。

幸亏没有答应郭菲白,不然闹剧之后,自己还是一介罪人,那时候,郭菲白又如何自处?

张一凡摇了摇头,甩掉杂念。

既然一切的根源在当今陛下身,那么便要多琢磨琢磨当今陛下的想法了。

一切都是从太子谋逆案而起,那就又要从这件事入手了。

其实一直以来,张一凡都小心翼翼的规避着太子谋逆案。

太子谋逆案是陛下定性的,其中牵扯诸多,张一凡深知但凡涉及到这种帝位之争中,稍有不慎便会粉身碎骨。

管你是朝廷大员,还是当代大儒、巨侠。

均是如此。

所以张一凡虽然借太子谋逆案在辩馆攻击法家,但是也仅仅是以陛下定性的结果为准。

但是要想在牡丹亭之约中战胜诸子百家,就只有继续深挖太子谋逆案了。

在刘一刀的帮助下,张一凡搞来了太子谋逆案的相关资料。也包括了被斩首的御林军的相关资料。

看完资料,张一凡更加疑惑了。

这,完全没理由谋反啊!

大鼎王朝自从立国以来,皇室一直都是代代单传,且每一代都是男丁。

这么看来,似乎是皇室用特殊的方法,达到了这一目的。

想必是为了避免皇权之争。或许,也有其他想法,那就不是张一凡所能理解的了。

既然代代单传,那么当今太子,迟早会成为皇帝,按照这个世界皇室绵长的寿命,他成为皇帝后,可以御世几百年。又何必要谋逆?

没必要这么着急吧。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