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万籁俱静之时,容湘却没有睡觉,连同被她拉了壮丁的牧荣淳,一起伏案编写文字对照表。

牧荣淳作为地道的古人,写得是楷书,而容湘则在他写的文字旁边标上简化字。

“阿姐,这是你们后世用的文字吗?”牧荣淳扫了眼她标完的一页,发现笔画确实少很多,不过,也有一些简化字和如今用的是相同的。

“嗯,后世人人皆可读书,不分男女老幼,均能认会读。”容湘这辈子从小学隶书、楷书,而上辈子学过的也没有忘记,所以一路顺畅地往下写,根本不需要翻资料对比查找。

“那一定是个很好的时代。”他余光盯着她的神色,出声感叹道。

时代一词,还是从她那儿学来的。

听完这话,牧荣淳果见她握笔的手顿了下,放下笔向他看来。

“凤凰,”容湘唤了一声,见这俊美的青年偏头露出疑问之色,便温柔地望着他,回道,“其实我们那个年代,也没有你以为的那么好,污染严重、社会内卷,因为人口太多,各种资源都在急剧消耗,却一直没有找到新的替代品,好似人人都免不了焦虑。”

所以,不必羡慕,不必憧憬,活在当世的他未必全然不幸,来自后世的她也未必全然幸运。

“污染?内卷?”牧荣淳一连听到几个未知名词,不禁露出迷茫之色,继而又好奇道,“阿姐,这些是什么意思?还有所谓的‘资源’指的都是什么?很难找吗?”

容湘一噎,忍不住想自打嘴巴,她作死要自找麻烦?这些个是容易解释明白的吗?

可看着眼前青年期盼的目光,她实在无力拒绝,这孩子的确长了张得天独厚的美貌脸庞,人对美丽的事物总是纵容得多,她也不能免俗。

于是,容湘只得暗自叹气,开始给他解释这些词都是什么意思。

深夜中,姐弟二人一边忙手里的话,一边随口聊天,不知不觉一夜就过去了。他们都修炼了,晚上不睡并不困倦,反而夜深人静能更安静地做事。

一夜之间,他们就将繁简字对照表写完了,刚开始写得是常用字,不常用的那些字,有的牧荣淳没想起来,容湘就会加以补充。

最终简化字共有6000余个,而繁体字有8000以上,不过,前朝首次收录文字时,数量有9000之多。

但其实,这么多字中,常用的至多3000个,次常用字撑死了2000个,其余的字均是不常用的,多是地名、人名这些,或者就是通假字。典籍中的通假字很多,很容易引起歧义,这就是为何掌握典籍和知识的世家自视甚高,掌握典籍释义的他们,的确有这个资本。

“阿姐,这简化字笔画虽少了很多,可好多字并非毫无关联,认识了简化字,再去看对应的楷书,大概也能认出来的。”牧荣淳拿着对照表细看,觉得这制定简化字的人很厉害啊!

容湘笑着活动手指:“本就是从中演化来的,自然是有联系的。”

她指了几个代表性的字,拿偏旁部首的释义对比了说给他听。

中元文字本就是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前朝收录时提及了造字方法为象形、指事、形声、会意、假借和转注六种,这在后世也是备受认可的。

“其实,只要学会常用的3000多个字,读写就没什么障碍了。”

牧荣淳将手里的对照表递给她:“阿姐若将这简化字普及平民,料想几年后,便无目不识丁之辈了。”

容湘笑了笑,何止能扫盲,还能涌现出各种各样的人才呢!她对广大的劳动人民一直很有信心,只要给他们机会,一定能创造更多的惊喜。

“待朝会上议定了,可让人按笔画多寡排序,再印刷成册送到各地,届时蒙学便可授课了。”她抖了抖这几页纸,对此事通过朝议很有信心,即便有人反对,她也会坚决推行。

知识,本就不该掌控在少部分人手里。

之后再举行朝会,容湘提出此事时,果然见众臣一半反对、一半赞同,反对的多是世家出身,赞同的则是她一手培养起来的人,以及极少数寒门子弟。

因华夏两次考试的题目,都不是传统的圣贤之道,所以,这些极少数的寒门子弟才有机会站在朝堂之上,他们或许没有读过世家读过的那么多书,可他们来自底层,更接地气,也见过很多生活实际,懂得一些日常经验,只要钻研过、思考过,自然答得上那些题目。

容湘居中而坐,看着他们相互争论,从这些观点中分析他们各自的真正意图,倒是不见厌烦。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