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军营中又花了一个上午,容湘和赵归、肖平才把人挑完,比预定的多挑了一百多人,以便能有个替换的,万一临了遇到变故,不至于抓瞎。

“新的混合甲比现在用的盔甲稍轻一些,所以训练时还是要负重的。”容湘针对训练项目和赵归、肖平商量,“训练内容就我说的那些,阅兵不是打仗,不需要多强大的攻击力,我唯一的要求就是‘整齐’,一定要显示出咱们的军容气势,明白吗?”

“主公放心,我们明白。”两人应道。

容湘点点头,神色缓和了些,笑道:“我会和你们一起盯着的,有问题再调整。”

“是,主公。”

将训练的事定下后,容湘才算是松了口气,当天下午便又回了洛水,除了称帝、阅兵,还有许多事亟待处理,论起重要程度,都不遑多让。

一回来,她就让人叫了池晁议事。

正和准备登基仪式的那些人扯皮的池晁,得了传唤赶忙放下手里的事赶来,大冬天的愣是给弄出了一脑门子汗。

“景兴,先看看这个!”一进门,行礼行了一半,他就被塞了沓纸。

这是一份简单的国家机构设置,但仅止于中央官制,并没有地方的部分。

首设内阁,内阁往下设吏、户、礼、刑、工、兵、财政、律例、商务、农事、水利、路政共十二部,每个部门后都简略写了所辖事务,虽然不够详细,但足以让人一目了然。

池晁越看越意外,眼中神采熠熠,面上流露出明显的惊叹之色:“这是主公所拟?”

容湘仍在执笔写字,头也不抬地应道:“嗯,目前实行的九品中正制,我觉得不是很好,所以拟了这一份,从上到下设内阁十二部,内阁暂定为7人,不分先后主次,十二部各置尚书1人、侍郎2人,各部根据职权范围再下设司,每司设郎中1人、员外郎2人、主事2人、给事郎2人,至于具体的官阶品轶,再行商议制定。”

“除内阁十二部外,另设督察院、外事院、文史院、太医院、技术院五院,以及司天府、宗亲府两府,我暂且想到这么多,若有欠缺再行添设。”

池晁能感受到这些设置的严密细致程度远超从前,但……“主公,如此一来,官员会否过于冗复?择选人才又将以何种方式?”

容湘抬眼一瞥,唇边噙着抹淡笑:“冗复?并不觉得。倒是权力细分后,会更加权责明确,我想,施政时应能更高效吧!”顿了一下,她又道,“至于选人嘛,当然是考试了,比起地方品评推荐,自是考试相对公平。”

池晁动了动唇,却只是默然。

听到这里,他就明白了,这位完全摒弃了前朝以来那套选人用人的标准和做法,这将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创举,可对世家大族来说,则是一场颠覆。

早在来到洛水陆续见到她所用的那些人,如段忠、赵归、姜还等,当他了解这些人的出身来历后,便隐约意识到,这位主公用人是不怎么讲究的。但那时,他只以为是因无人可用,她别无选择才会如此。

然今日,他遭此当头棒喝,才发现她选人用人并不看重家世品貌,甚至……她对世家大族是没什么好感的。

池晁暗自苦笑,他发现了这一点,可偏偏不能论及此事,以他现在的立场,及曾受世家排挤的经历,无论如何都不该对此表露异议。

她不会允许的,而他亦不能。

“主公,这些部门的官员,您心中已有任用人选吗?”池晁拂去这瞬间涌现的思绪,说回到正事。

容湘:“我哪有这么多人?只是大略考虑了一两个,不管怎样,明年初先把主要部门建起来,都要称帝了总不能连个架子都不搭,这不是闹着玩嘛!”

池晁笑了:“主公说的是。”

“景兴,官阶品轶暂定为九品十八阶,每品有正、从两阶,内阁大臣为正一品,各部尚书为正二品,余者你先考虑着拟个方案,拟好后我们再议定。”

“是,臣遵命。”池晁应下,又问,“主公,这些都是文官?武官当如何?”

“武官我再想想。”容湘停笔,她手下写的就是武官部分,只是尚未写完,“无事的话,你先退下吧,将你家堂妹唤来我见见。”

池晁一怔,本欲说说关于池茂的事,可话到嘴边又咽下了,最终行了礼就退下了。

片刻后,周氏领着一中年女子而来。

容湘在两人行礼时,打量了一下池晁的这个堂妹,见她年约三十有余,容貌白皙清秀,身量十分单薄,此时低垂眼帘行礼时,姿态娴雅,的确是接受过世家教育的女子,举止十分得体。

“主公,这位就是我家堂妹了。”周氏行礼后笑着介绍道,“她自幼善学多思,很是聪颖灵慧,若能留在主公身边,定是得用之人。”

池茂赶忙欠身自谦:“堂嫂谬赞,主公切莫当真,小女出嫁多年,自幼所学皆已荒废,恐会耽误主公大事。”

她一直低头敛目,说话时语气都透着些自弃之意,显然,人生变故让她失去了自信,仿佛丧失了能过好的勇气和期盼。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