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鼎面对宋濂。

不卑不亢。

他站在宋濂面前,平视前方,手里暗扣着一张卡片,心里想着。

“朱元璋也该来了吧?”

“这系统奖励的帝心可测卡,不会真的没用吧?”

朱鼎此刻心里也有点发虚。

他昨天晚看到这个系统奖励之后,整个人就毫无压力了。

都说帝心难测。

可是他这个奖励是帝心可测,就是能知道朱元璋心里在想什么,朱鼎知道了这一点就胸有成竹了。

因为系统的任务是通过宋濂的考验,获得中等评价。

但宋濂归根到底,就只是一个大学士罢了,还是个不得势的大学士,大明的文人,见到朱元璋骨头都是软的。

只要获得了朱元璋的认可。

即便宋濂心里恨死他,给出的评价依旧不会低,与其去赌宋濂的好心。

朱鼎更相信自己的掌控。

所以他今天早赖床不起,就是为了拖延时间,期待朱元璋能为了他下早朝,下的早一些。

朱鼎心里的想法,没有人知道。

不过,他的一番话说出去以后,直接的把宋濂给问住了。

自幼家贫。

没有念过书。

没有写过字。

这怎么考校啊!

与此同时。

刚刚下了早朝的朱元璋跟朱标正朝着尚学殿而来。

眼下大明北伐大捷。

荒地复耕之策,由刘伯温施展。

所以早朝并没有什么大事,朱元璋心里也想来尚学殿看看,索性就早早地退朝了。

朱元璋心里更重视的是每一年的科举。

大明如今慢慢的走正轨。

他手下能用的人却是越来越少,尽管说他有些提防刘伯温。

可不得不承认的是刘伯温的确是一个良臣,能够帮他出谋划策,省却了很多的心思,如果大明能够再多几个这样务实的臣子。

他就能更加放手施为。

只可惜,今年的科举,让他十分失望。

朱元璋心里不爽,却不能表露出来,如果他身为皇帝,都表达了不满,那些埋头苦学的寒门子弟。

会更加的没有希望。

朱元璋出身寒门,一步一步从一个撞钟的和尚,成为了九五之尊。

他清楚的知道,治理天下需要的是什么样的臣子。

可是科举,选拔来的却都是一些,手不能提,肩不能抗,纸谈兵的书呆子,倒不是说这样的人都是庸人。

只是大明初立,百废待兴,这些没有见过民间疾苦,沙场血战的温室读书人,实在是难堪大用啊。

所以。

朱元璋对于子女的教导,就更加重视了起来。

如今朱鼎入学,他就想着来看一看,顺便再教训一下他的这些子女。

朱标自然是跟随他一起过来。

朱标不清楚朱元璋真正的想法,他今天来心里想着是看看朱鼎吃瘪的模样。

因为朱鼎小小年纪,跟他在一起的时候,他感觉到朱鼎好像比他知道的更多一样,所以心里难免是有些恶趣味的。

当然并没有什么恶意。

同时也有点担心他的老师。

宋濂的学识是毋庸置疑的,可为什么被朱元璋降职。

还不是因为宋濂的臭脾气吗?

朱元璋跟朱标是悄悄过来观察的,自然没有惊动尚学殿里的人,只是悄悄的在后窗观察着。

朱元璋正好听着朱鼎的话,捋着胡须对朱标说道;“鼎儿的性格实在是有些野。”

“这些年倒是真的吃了苦。”

“以后你这当大哥的要好好的帮帮他?”

朱标听完之后。

脸满脸的不可思议。

眼前的这个人还是他的父皇吗?

还是那个动不动,就要把砍人脑袋的朱元璋吗?

是不是有点太和蔼了。

朱元璋察觉到了自己亲儿子的表情,似乎也是感到了一丝不妥。

轻咳一声说道;“对老师的确是要尊敬一些。”

“下来之后,你帮朕好好训斥他一番。”

朱标硬生生的从脸挤出一丝笑意。

点了点头。

他心里想说。

就这?

就这?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