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长安,东西南北设有四门,城内设有十二坊市,历史的长安曾是七朝古都,到了大唐,更是极其繁华。
有诗言,长安陌无穷树,唯有垂柳道离别。那时两个中年人,身着青衫,他们站在护城河边,拱手作揖。
其中一个瘦削的中年说道,“苏兄,此次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望君珍重。”
苏穆听了这话,露出笑颜,“你我分别就不要说这么文绉绉的话了。”
名叫齐秦的年轻人点头示意,两人对饮一杯烈酒之后,苏穆牵马离开,没有太多离愁别绪。
齐秦与苏穆是至交,他们年轻时期一起读书,一起考取功名,后来同朝为官十载。
这一年,星岳长城告急,长城外的魔种余孽声势渐起,苏穆主动请求明宗,将他远调长城,文可提笔安天下,武能马定乾坤,如今大唐盛世,一切欣欣向荣,文无用武之地,苏穆便想用武来大展宏图。
齐秦没有武艺,可他颇有政治远见,眼下的大唐虽然国泰民安,可这繁华背后隐藏着诸多危机,明宗日益骄怠,地方藩镇势力暗自滋长…
他还想留在长安,为社稷尽一份绵薄之力。
这样两个心怀天下的读书人,他们的分别不需要那么多繁文缛节,正所谓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别苏穆之后,齐秦打算去拜访顾征丞相,他有几句肺腑之言,想进谏明宗,可惜官职低,一直没有机会,如今拜访顾征,就是想借他之口,向明宗进言进策。
齐秦来到丞相府邸,那时顾征正好送走几个官员。
顾征见齐秦拜访,喜眉梢,他对下人吩咐道,“来人,奉茶。”
那时齐秦有点受宠若惊,他一个六品太学博士,籍籍无名,顾征丞相如此礼遇,让他有点不适应,以前他也拜访过其他朝中重臣,都吃了闭门羹。
承相府议事堂,放着一面铜镜,这面铜镜以紫檀木为架,镂空雕花嵌着羊脂暖玉,真可谓华贵之极。
齐秦坐定之后,目光就一直注视着那面铜镜。
他问道,“承相,这面镜子就是明宗送给送给你的那个?”
顾征点了点头,他的眼里略过一丝失望。
昔日明宗励精图治,朝野下,一派清明,那时顾征敢于进谏,有一次明宗要新修一个宫殿,顾征进言,明宗不听,那时顾征当着百官的面说明宗和历史的昏君无异,明宗大发雷霆,拂袖而去,后来宫殿修建一事作罢,君臣关系依旧,那时的明宗胸怀何等宽广,天下明君实至名归。
开元年间,大唐国力达到鼎盛,诗中记载: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