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周四。

轧钢厂全体放假。

天还没亮,祝天歌就起了。

午有国庆节大游形。

要想赶去天安门广场占个好位置,就必须起的比鸡早。

这也是傻柱告诉祝天歌的。

傻柱不是第一次看国庆游形了,在这方面经验丰富。

当然不只是他,院里年轻人都知道。

打建国起,每年国庆都有游形。

但年轻人看不腻,每年都想到天安门广场看游形。

跟后来的春晚差不多。

腿脚不便的老人,大都留在家里听收音机直播。

祝天歌是随傻柱他们一起去的。

同行的还有傻柱妹妹何雨水、壹大爷壹大妈,以及秦淮茹一家。

这三家人在院里大概是最亲的了。

毕竟他们三家都住在正院。

祝天歌混在其中也不尴尬,他和壹大爷、傻柱还有何雨水都挺熟的。

秦淮茹次晚来他屋里示好。

祝天歌现在心里也不计较贾家的事情了。

反正他也不主动搭理贾家人。

若是他们找自己说话,祝天歌也是问一句答一句。

只不过。

他现在看到秦淮茹,就想起她和许大茂钻库房的事情。

一行人搭公车赶到天安门。

有个细节,秦淮茹家的公车费,是傻柱帮忙掏的。

祝天歌笑而不语。

虽然只是贴个公车费,不算什么大事。

但以小见大。

一个月三十七块五的单身汉,是怎么给寡妇一家给吸干的。

公车,祝天歌找了个机会把昨天洗好的照片还给了何雨水。

这些照片都是二十七号去中山公园给她拍的。

何雨水拿到照片很开心,一整天都笑嘻嘻的。

到天安门时,天蒙蒙亮。

东边的天际线浮出一片鱼肚白。

这时候,天安门广场已经有不少人了。

乌泱泱的人群像黑色的潮水一样。

“嚯,今年比去年人还多。”

傻柱看着密密麻麻的人群发出感慨,转身提醒秦淮茹看好小孩子。

祝天歌二话不说,拿起相机拍照。

“雨水,你和你哥站一块,我给你们拍一张!”

“小当、槐花,笑一下!”

“大家站一块,我给大家拍张大合照。”

趁着现场的人流还没到达顶峰,祝天歌给同行的所有人都拍了照。

没多久,祝天歌一卷胶卷都拍光了。

海鸥相机用的是和电影胶片一样的135胶片,一卷只能拍36-38张。

胶片机不耐用。

特别是用惯数码相机的话,就会觉得胶片机很麻烦。

天在不知不觉中亮了。

红日从东方升起。

广场的广播喇叭骤然响起了《歌唱祖国》的音乐声。

从四面八方赶来天安门广场的人愈来愈多。

从早七点到十点之间。

中山路人满为患,交通数次瘫痪。

这一天赶往天安门的,不止是京城人,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人。

甚至还有老外。

午十点,中山路禁止一切车辆通行。

国庆大游形开始了。

五十年代国庆既有游形也有阅兵。

但进入六十年代,为了勤俭节约取消了阅兵,改成每十年阅兵一次。

来自全国各地组成的工人方队、农民方队、学生方队等陆续亮相。

祝天歌无数次把镜头对准天安门城楼。

奈何,海鸥相机不给力。

海鸥相机焦段窄,长焦几乎是虚设。

祝天歌恨不得把一个2500mm的超长焦望远镜头装在海鸥相机。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