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孤寂的寺庙,两个小和尚愁眉苦脸。

“粥好少。”

其中一个稚嫩的小和尚,生得娇美,方丈取名为明心。

他小脸一皱,端碗,看着这一碗粥上零碎的野菜,抱怨道。

较为年长的小和尚,名叫明慧,将碗里的野菜,细心挑出来给他。

生逢乱世,为了保持香火不断,他常常戴上头巾,外出打工,夜晚诵念佛经,供奉我佛。

当他刚要和方丈说一声,为何缺米了,却发现方丈的席子前,是一碗米汤,连丁点的菜叶都没有。

他开不了口,沉默下来。

七杀剑出,时局动荡混乱。

加上白莲教异军突起,庙里来上香的人越来越少,也就没香火钱买米。

比起繁盛的密宗佛庙,他们这一脉极为偏僻的分支,显然也没人在意。

“哼,白莲教哪有我佛慈悲。”

明心人小鬼大,深知让他们吃不上饭的,是那抢饭碗的白莲教,不由抱怨道。

明慧静静地听着,似懂非懂。

他一心向佛,对外界事的了解,也只限于打工的场地。

佛寺衰败,倒有几个师兄待不下去了,扔下佛经,参军入伍,只求一顿饱饭吃。

一日,方丈叫来二人。

“迁入南梁?”

明慧一愣。

前线传来一件大事,除魔卫道失败,七杀剑主大杀特杀,人头滚滚,江湖掀起一番腥风血雨。

为了报复一指禅大师,七杀堂有令,凡是佛教中人,一律斩杀。

密宗七十二高僧被杀大半,如今,正护送弟子,逃往南梁。

“大燕不适合待下去了,你们快收拾收拾包袱,明早跟着路过的僧人,去南梁避难。”

方丈叹道。

明慧张了张嘴,终究说不出口。

明心垂首不语。

很快,第二日一早,明心拜别了方丈,和山下的僧人一同前往南梁。

明慧捧着一个木鱼,那是明心交给他的。

师兄弟感情很深,不逊于亲兄弟。

“你为何不去?”

方丈奇怪地看了明慧一眼,轻咳一声,道。

“师傅,弟子视佛庙为家,这里便是弟子的家呀。”

明慧怀着木鱼,道。

“咳……”

方丈咳嗽了一声,佝偻着腰。

明慧抬头的一瞬,恰好瞧见那一丝袈裟上的血迹。

几天后,纸钱挥洒。

偌大的普陀山,仅剩明慧一人。

青灯古佛,夜夜相伴。

……

普陀山。

一名住持,披上袈裟,跪拜在佛像前,身旁放着一把禅杖。

他一如往常诵念佛经。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