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赢这一两战争根本没有解除溱军对溍国的威胁,要真正让溍国松口气的话不仅仅是韩禹汐这边的胜利,堂邑的胜利也是至关重要,甚至会影响韩禹汐的战术策略。
堂邑城,今天南京的六合区,是溍国国都建康的门户,为重中之重。
堂邑城的毛安之早一天就得到了韩禹汐派人传送的信报,慕容战即将攻城。堂邑拉响了一级警报,全面备战,紧急布防。
全城直接进入战时状态,毛安之率四万大军进入堂邑,入城驻军之后调集所有的粮草和重要物资。粮草是重中之重,其次还有很多军用物资。
粮草是大军的魂,也是守住整座城池的关键所在。一旦缺粮,将是毁灭性打击。事实上,溱军攻城也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
一般情况下,如城池被攻破,要么守将是弱智,要么守将投降了,或有细作出卖。否则指望强攻拿下城池,真是太困难了。
兵法有云,用兵攻城的原则是不战而降得城池为上策,而攻打敌国得城池,那就是次一等了。
所以,襄阳之所以傅丕攻了十个月,并不是他不能打,而是攻城走的就是这样的模式。说白了,就是耗死你算,看你城里的粮食能吃到何时。
一旦城中缺粮,必会上演人吃人。因此,守城先要调集全城的粮食和物资,毛安之到了堂邑便下令,首先要从仓库中调拨,都是来自民间。
蜡烛、油、石灰、长枪、钉子、弓箭、锄头,就连笔墨纸砚也会调拨。同时还会将生产硝石、硫磺、铅、铁以及商行和工匠,全部放到一块,以此确保这些物资的不会被溱军所利用。
一场战争,最终能够获得胜利的,多半靠的是后勤的保障,如果一旦发展成持久战,那么毛安之这个守将就必须在城中边生产边打仗了。
此时的堂邑是战时状态,城中所有百姓必须听从朝廷调配,身强体壮的溍国男子被优先记录,要作为军队的补充人员。
为了加强城池防御的工作,百姓必须出志愿者,来发放粮食和收集战时所需物资。这些基本都是强制性的,己国有难,大战在即面前,谈不上自愿的。
一切准备就绪,城中开始严查细作。一旦出现细作,守城功亏一篑。毛安之下令,严查每一户家庭出现的新人口,对城内百姓也会进行严格的检查。
对堂邑城中的和尚,鞋匠,剃头匠,算命的都严查。因为这些人流动性强,最容易探听到军情。
针对细作溍国采用的都是保甲制度,十户一甲,有一人犯法,十户一起受罚,这个惩罚确实严重,十户人少说也有三五十人,但效果很好,这样细作就会被百姓第一时间举报出来。
同时毛安之又命令严查青楼和客栈,并派士兵把守。且命令不准百姓吹响乐器和高举竹竿,因为这都有可能是和敌军互通信息的手段。
规定堂邑城中百姓家家户户水缸备满水,再组织好灭火队伍,灭火的工具提前备好的,防止敌军的火攻。
目前天寒地冻的时节,最是难熬。毛安之禁止战时状态百姓购买酒水,目的是因为时值冬日,酒水可以取暖,所有的酒水都发放给士兵暖身子用。
尽管毛安之充分布防,但这一次堂邑城却占了一些不易守住的缺点,那就是缺粮。本来城中人口庞大,再加上毛安之带来了四万大军驻守,这就更增添了粮食的窘迫性。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