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朱高煦这边逐渐步入正轨的时候,大明腹心之地却是出现了问题。

南直隶,应天府。

皇城,华盖殿。

内阁大学士济济一堂,共同商讨着由六部汇聚而来的各类政务。

右春坊大学士解缙略带忧愁地皱眉道。

“陛下,经臣等查看,发现各地流民依旧没有得到很好的安置。”

“若是被有心人引导,恐有隐忧啊。”

“陛下当知白莲社、明教之害。”

朱棣闻言,放下手中正在看的折子,叹了一口气道。

“这个朕知道。”

“可是诸位卿家可有好的解决办法?”

各地流民的事不是一天两天了。

如今靖难之役刚过不到一年,流民没有得到安置是很正常的事。

这些他都知道。

可是朝廷养了这么多大臣,这么多聪明人,竟然没一个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他又能怎么办?

也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了。

听到朱棣的叹息,文渊阁大学士胡广和杨荣不禁对视了一眼。

不过在两人看到黄淮和解缙二人时,却又不约而同地止住了口。

但是两人的小动作又怎么会瞒得过朱棣。

“欲盖弥彰!”

朱棣顿时眉头皱起,斥责道。

“有什么话就说。”

“还是在尔等眼中,朕是那种容不得人说话的皇帝?”

胡广二人连道不敢。

两人再次眼神交流之后,较为年长的胡广开口问道。

“陛下。”

“有一人或可解陛下一时之困。”

朱棣偏头直视胡广,干脆道。

“说!”

胡广似是鼓了下勇气,略带踟蹰地道。

“是汉王殿下。”

朱棣不解。

“汉王?”

“他能有什么办法?”

“这个逆子非要去关外那兵荒马乱的地方,他现在自己都顾不他自己。”

“他能有办法解决朕的难题?”

这一提到老二汉王,朱棣就来气。

说起来就有些止不住话头了。

不过说着说着,朱棣突然发觉身边的气氛变得有些不对。

众位内阁学士的脸色都有些古怪。

“怎么?朕的脸有东西?”

朱棣下意识地顺着众人的目光抹了一下脸。

最后内阁之中资历最低的杨荣实在是有些沉不住气,开始说明原委。

“陛下。”

“据辽东都司所报,汉王殿下他将从中原带走的流民安置地都很好。”

朱棣明显一愣,不过旋即又反应了过来。

“他带走了多少流民?”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