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队速度还算是比较快。

因为耽误了不少时间,便是快马加鞭。

几乎没有停歇,仅仅用了两日便来至临淄港口处。

千万别觉得两天时间长,这速度已经算快的了。

在古人眼里,三五天的路程都不算什么。

就像始皇帝出巡一次,甚至长达半年之久。

临淄港口停靠着数艘楼船,这些楼船规模可是相当惊人。

宽三丈有余,长十五丈,高约七丈。

甲板矗立着三层木楼,还有黑龙旗猎猎作响。

一列列整齐的水师已经准备就绪,只等一声令下。

望着恢弘的战船,王腾也是颇为震撼。

这艘楼船的载重能力怕是得达到五十吨!

水师在很早就已经有了。

比如战国时期的吴越齐楚四国皆是水师大户。

刚开始楚国占据游的优势,把吴国按在水里锤。

后来吴国采用人才引进制度,楚国的伍子胥跑路来至吴国。

作为水师祖师爷,他提出水战之具,始于伍员。

以舟为车,以辑为马。

接着,吴国水师兵力暴增。

公输班也专门给楚国研制出个水战用的武器——钩拒。

那轮到老秦了,别看他们在北方,水师可不差。

甚至曾经威胁楚国,只要等水涨起来,在蜀地的水师便可以出发,五天就能杀到你的都城中!

秦一统六国后,兼并天下,齐楚两个大国的造船技术尽归秦。

所以,便诞生了所谓的龙舟。

便是眼前这座巨无霸楼船,还能看到桅杆和帆。

刷着桐油,散发着股刺鼻的气味。

现在大部分都是木船,没有桐油的保护很容易腐蚀。这项技术在战国时期就已经相当成熟。

登船至甲板,王腾负手而立,遥望远处。

他对船只不是很了解,先秦时期的很多历史资料都已缺失。除开这艘龙舟外,还有大量的战船。

当然,和龙舟的规模比起来差远了。

龙舟比王腾想的要发达许多,已经有了帆。

缆绳足有小臂粗,约有十丈高。

不过,帆不能转动,只有顺丰时才能使用,逆风就只有落帆划桨。这种帆船只能顺风前行,转弯则由橹来操纵方向。

关于橹的话,最迟是在西汉时期出现。

由长桨演变进化,具有极高的推进效力。

“仙师,我大秦水师雄武否?!”

王腾摇摇头,“勉强还凑活吧。”

他只是没想到现在会有这种规模的楼船而已。

和后世比?

航空母舰你见过吗?

不好意思,我在电视看到过,我自豪了吗?

这种规模的,在后世估摸着连大型渔船都不如。

“咳咳!”

秦始皇也是自讨没趣,无奈苦笑。

很快,蒙常山便来了。

“陛下,祥瑞粮种皆已储存妥当。”

蒙常山喘着气。

面张张嘴,下面跑断腿。

王腾就顺嘴说了句,土豆必须得尽量隔绝水汽,防止发芽。

这还能理解,他们干!

日出之时,伴随着沉重的牛角声响起。

牛皮战鼓擂动,沉重的楼船缓缓驶离港口。

自渤海出,朝着琅琊方向而去。

…………

坐船实在是无趣的很。

有几个大臣比如王绾就有些晕船了。

他们皆是关中人,鲜少会登船,时间一久自然会受不了。

王腾就让他切几片生姜,慢慢咀嚼。

这算是土办法了,当初王腾晕车的时候也是这么干。

有的甚至还会以生姜贴在肚脐眼的位置,能有效缓解晕车的症状。

仔细想了下,晕车晕船应该差不多吧?

兴许是真的有用,王绾几个大臣皆是有所好转。

到了饭点。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秦律甚至规定了外出办公每餐饭吃什么。

秦律在吃的这块儿极其完善,包括城旦刑徒民夫皆有相关的规定。

干的都是体力活,那就肯定得吃饱。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