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来说,土豆亩产少的能有两千斤,多的可以达到万斤。

秦朝时期条件简陋,没有专业的除虫手段。

而且还没有配套的化肥,产量肯定不会高。

产量低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王腾根本没怎么照顾。

把土豆切块后就丢田里头,一年就种个一季。

没化肥,也懒得除虫锄草。

能长出来多少全靠天意。

……

挖!

王贲眼睛都红了。

也顾不得彻侯的威严,铠甲都扒了丢在旁边。

不敢用剑,直接用手去扒拉。

饿死爹娘,不吃种子粮。这道理他还是懂的。

这土豆产量极高!

味道口感如何,他并不清楚,但肯定能吃的!

现在黔首可没挑食儿的,能填饱肚子便心满意足。

老秦人的主食就是粟、麦,适合在北方的旱地种植。

有时候行军打仗,吃的是积压数年的粟米麸皮,口感可想而知。

即便如此,旁人也都是报以羡慕。

能填饱肚子,在任何时候都是老百姓的首要问题。

至于房子?

老秦人没听说有人没房子住的。

这土豆摸起来沉甸甸的,怎么想都不会差才是。

关键是产量高啊!

口感什么的都不用管,就这条足以!

这片地算是软的,用手直接挖也没问题。

整个菜园一亩多,土豆就占了一亩。

几十个大头兵顶着太阳,直接下手。

他们隶属于王贲的亲卫,皆是王氏族人。

他们不懂祥瑞,不懂别的。

但知道这土豆是了不得的粮种!

就刚才的小先生随手一提,就有六颗土豆。

加起来得有七斤重!

乖乖!

这若是让频阳那些黔首知晓,不得疯了?

一亩地的产出怕是得有几十石!

蒙毅等文臣也没闲着,就地以步数测量田亩。

长宽皆二百四十步为一亩。

来的匆忙,他们也不可能带专门的工具来。

就说专门用来称重的铜权也没有。

不需要那么精准,有个大概数字就好。

趁着他们忙活,王腾则是坐在了秦始皇旁。

这一幕也是让不少人差点惊掉下巴。

王腾这是要和始皇帝平起平坐?

千万别怀疑古人的解读脑补能力,事实还真有人因为类似事被砍了的。

秦始皇不在乎这事,仙师是天下凡的仙人,在很多场合有资格和他平起平坐。

他还思考着该怎么把王腾忽悠回咸阳呢。

赵高站在后面,眸子内带着几分嫉恨。

他可不是傻子。

始皇帝对他态度发生一百八十度的转变,还让他回邯郸老家,摆明是有人从中作梗。

蒙毅?他有这个本事早就弄死自己了。

除开王腾这位仙人外,他想不到第二个人。

“仙师觉得这亩产得有多少?”

“可能比较少,就只有三四十石吧。”

王腾说的是心里话。

后世土豆亩产这么多,只能说一般。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