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孙策离开书院,回到寿春后。

立刻展开与袁术的谈判!

他打算用玉玺,交换袁术的五千精兵。

袁术当然不同意!

五千精兵?

太多了吧。

他与孙策扯皮,杀价至三千精兵。

孙策哪里说得过袁术这个市侩小人?

只得吃亏同意。

孙策率领这三千精兵,再号召孙坚旧部,浩浩荡荡地杀向扬州地区。

袁术不仅借机驱逐了战功赫赫的孙策,还获得了皇室至宝玉玺。

整个人都膨胀起来了!

越看刘备,就越不顺眼。

这还要从一件事说起。

刘备从陶谦手里继承徐州后,内忧外患。

为了应对曹操军的威胁,他接纳了吕布、藏霸等。

这导致了徐州分为诸多小地盘。

刘备争取了糜家、孙家的支持,牢牢占据着下邳国。

彭城、小沛则是在吕布的掌控中。

东海郡、琅琊国分给了泰山寇出身的藏霸。

广陵郡被笮融、徐州陈氏瓜分。

陈氏的代表人物为陈珪、陈登父子。

刘备势单力薄!

他拉拢陈登,向袁绍拜了山头。

袁绍也很高兴,表示认同了刘备这个小弟。

刘备因此坐稳徐州牧。

这彻底惹怒了袁术!

袁术和袁绍,都出身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

唯一不同在于,袁术是嫡子,而袁绍是庶出。

二人争斗不休。

袁术与北边的公孙瓒关系良好。

袁绍就拉拢南边的刘表。

反正就是眉来眼去,敌人的敌人,就是盟友。

袁术急眼的时候,曾经骂过一句:

“这帮竖儒,不依附我,竟然去投靠我家家奴!”

而家奴,说的就是袁绍。

陶谦在的时候,就交好袁绍,对抗袁术。

现在陶谦挂了,刘备继承徐州牧,竟然继续和袁绍勾勾搭搭。

袁术怎么咽下这口气?

长史杨弘给出了一个绝妙的计策,那就是拉拢吕布,一起对付刘备。

袁术同意了。

于是他写信给吕布,述说旧情。

当初董卓祸乱朝纲,袁绍、袁术两兄弟逃离洛阳,起兵与董卓作对。

董卓什么脾气?

立刻将汝南袁氏在洛阳的人员,全部逮捕杀了。

甚至包括担任太傅的袁槐!

太傅的地位,堪比三公,甚至在三公之。

袁槐是汝南袁氏的扛把子人物。

就这么被血洗了。

而吕布斩杀了董卓,将董卓的头颅送给了袁术。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