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总算是把人给甩掉了。
阿宝骑车出去一段路回头没见着那个身影,松了口气。
他跟的太紧,反倒让她有紧迫感不管能不能离成,她都没打算跟他发展感情,还是离的远些好。
上次张卫东来找她,碰巧她不在,没找着就让王燕华带话说是有事儿要跟她商量阿宝心里头也纳闷儿两人八竿子打不着,能有啥事儿跟她商量猜测着是不是队里缺人想把来帮忙的人叫回去。
不过这人来都来了,还有钱拿只要她没赶人张卫东说什么也叫不走。
关于这点,她有信心,所以也不是很担心。
阿宝骑车到生产队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左右,早中班次的人都在队上干活人手挺多,都干的热火朝天的,见到她来,大家伙儿都热情地跟她打起招呼。
这情形,跟两三个月前天差地别那会她可是人见人嫌,除了刘小梅,都没人愿意主动跟她搭话的。
“今儿个咋想到来队里了?是不还缺人?你看我咋样?虽然不是男人,但力气大,干活勤快,大不了比男人少点也成啊!”
“是啊,你看最近也不是农忙时候,没啥活儿要干,你让我们去帮忙呗。”
“各位大姐,你们误会了。”阿宝环视了一圈,看到张卫东在不远处转悠,检查有没人偷懒,她怕人一会儿跑了,也没功夫在这解释,“张队长叫我来的,我去找他,有别的事下次再说啊。”
“别啊,我还想问问你,丝巾还卖不卖了?我那条勾破了,一洗就抽丝儿。”
自从阿宝卖了丝巾,村里头的女人爱起了美,只要有丝巾的隔三差五就戴上,之前夏天尚且有人戴着出工,现在秋天都来了,天气也没那么热的,一个队里得有一半的女人戴着,格外瞩目。
那些当初嫌贵没买的,也都后悔起来,纷纷围过来七嘴八舌地问。
刘小梅早看到阿宝来了,但她没凑过来,俩人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也不缺这么点时间。
不过她看到一群人追着要买丝巾,心里头也有些意动。
之前宝珍在卖,她不好插手做这个买卖,但现在她不卖了,也没人要卖这东西,就算弄不来那什么的确良,改用别的料子,大不了便宜点儿,总能挣点钱吧。
刘小梅大概数了下那些要丝巾的女人,也有六七个。
这还只是他们队里的,村里头就有三个生产队,合起来最少也有几十个人,她可以先试着做二十条,看能不能卖出去,。
珍有经验,晚上可以去跟她讨教讨教,刘小梅心里盘算。
“张队长”阿宝远远地喊。
张卫东听到有人叫他,回头见着是夏宝珍,连忙招手示意,“哎哎跟我来!”
队里也养猪,几年下来数量还不少,特别是今年到达了顶峰。
新扩建的猪棚距离干活的地方不算太远,走几步路就到了。
阿宝从车上跳下来,把自行车靠放在附近的树上。
都是熟人,不怕丢车,也就没锁。
“队长叫我啥事?”阿宝跟着张卫东绕着猪棚走了圈,心里头有些疑惑。
总不能向她讨教养猪的法子吧?她才刚养。
“买了三十来只猪崽,养的咋样?没遇到啥困难吧?”张卫东和蔼可亲地问。
阿宝摇头,“没,谢队长关心。”能有啥困难?
“你看,这些都是今年刚生下来的猪崽,几十只,过了几个与,也长大了不少,幸好当时扩建了猪棚,不然都不知道往哪儿放。”张卫东指着一间七八个平米大的猪棚,里头塞了十几只小猪,皮是略脏的灰黑色,就连猪毛也是黑的,跟阿宝养的粉粉白白的小猪不大一样。
“还有啊,你养的猪看着怪可爱的,明明是从咱队里抱出去的,咋养的白白胖胖的,吃啥饲料了吗?”张卫东是听说有的地方给鸡啊猪啊吃饲料,但那都是要花钱买,就割草、米糠来喂的话,还不用钱,生产队经费有限,当然没想过喂饲料。
看到阿宝养的猪,自然联系起来。
“这个啊,是张队长误会了,咱们哪有这闲钱买饲料,虽然说吃了猪能长得又快又好,但那可贵的很。”
张卫东听得两眼放光,激动地说:“那你给猪吃的啥?现在猪还吃的不多,再过几个月,三十几头猪可能吃了,够吃吗?”
“够得,我跟别人买的糠,要多少有多少。”阿宝心头一动,大概知道了张卫东叫她来的目的。
看来是母猪生太多了,队里一下子没东西喂猪了。
她一直有打算养猪,毕竟这年头缺肉,就算有钱,也还得看有没有卖,基本算得上有价无市,稳赚不赔。
所以在给稻子脱壳的时候,特地没有处理米糠。
如今在福地里堆得高高的,跟小山似的好几堆,别说三十几头猪,算上还没割下来的那一批,几百头都绰绰有余。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