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安州的时候,已经是四天后了。

吴王妃萧氏自己主动留在了华夏学院,想要从里面学习更多的东西。

至于学习新知识是为了什么,那李恪就不得而知了。

这一段时间赵节过的很舒心,确切的说,没有李恪在的日子,他生活的很滋润。

仗着自己长广公主嫡子以及宰相假子的背景,在整个安州无人敢惹。

无论是安州都督府还是安州的各级官员,对他都是毕恭毕敬。

这种位者的舒适感让他欲罢不能。

可是这好日子刚持续没多少天,李恪就回来了!

赵节心里很难受,正好这个时候谢天宇走了进来。

“刺史大人,您这是怎么了?有什么心事跟下官说,下官为您分忧。”

这些天来,谢天宇靠着自己强大的溜须拍马能力,已经混成了赵节的亲信。

两人之间的关系也近了许多,虽然没到无话不谈的地步,但也差不了多少。

“没什么事。”赵节并没有直说。

谢天宇察言观色的能力相当突出,瞬间便联想到了午吴王回来的架势,于是问:“您是不是担心吴王回来限制了您体恤安州民情?”

“有这方面的原因。”赵节也不直说,但意思已经很明了。

“刺史大人,这您就多想了。”谢天宇继续拍马屁道:“这些天您对刺史府的诸位官员怎么样,大家都心知肚明。

您不仅给他们补足了俸禄,还通过各种方式对各级官员的工作进行支持。

向您这样体恤下属的官,往哪找?

您知道下面的官员都怎么说您吗?”

“怎么说?”

“他们说跟着您比跟着吴王有前途。”谢天宇继续吹嘘道:“您可是长广公主的嫡子,您的父亲可是当朝宰相,李恪虽然是陛下的亲儿子,但他并不受待见。

要不然陛下也不会把它贬到这里。

只要明眼人都能看出,您才是前途无量啊。

如果把吴王和您放在一起,属下敢保证,只要脑袋不傻的人,都会跟随大人您啊!”

“你这话说的过分了,让吴王听见多不好?”

赵节嘴虽然在责怪谢天宇,心里却是乐开了花。

谢天宇趁势继续吹捧道:“现在,咱们刺史府在您的带领下,针插不进,水泼不来。别说是一个吴王回来了,就算是来十个吴王又能怎样?

只要您大棒一挥,我们就是您的马前卒,直接跟吴王对垒也有底气。

再说,您背后不是还有太子殿下吗?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