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牛驰之后,第二位朗读人是林辰瑜。
林辰瑜本就是光芒四射的明星,前阵子一首父亲,更让他圈粉无数影响力和身价倍增。
此时看着林辰瑜出场,担任读信人,现场的观众更是令人众人欣喜不已。
林辰瑜朗读的是一封意味深长的告别信。
林辰瑜一改往日演唱的风采,而是静静地将这份信读完,将信中的感谢与牵挂,怅然若失又无可奈何,表现的淋漓尽致,收获观众满满的好评。
林辰瑜之后,第三位朗读人,则是南江省电视台副书记,编委会主任,夏溪。
与牛驰和林辰瑜不同,夏溪的朗读,如涓涓细流,宛如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在诉说人生的经验一般,与众人侃侃而谈。
像极了繁华落尽之后,那种沉淀下来的思量与回味。
三位读信人朗读完毕之后,节目切换到第二现场,邀请两位与谈嘉宾出场。
牛驰邀请的两位与谈嘉宾,都是国内研究现当代文学的大拿。
一位是燕京大学,文学系的博导,社科院学部委员,曹若琳教授。
另一位,则是江浙大学的文学系名誉教授,文学系博导,专攻现当代文学的宿老,熊卫东教授。
两位文化界的大拿作为与谈嘉宾,与三位读信人一起,重新解读和回味三份意味深长、令人深思的信件。
从信件的背景、时代、情感、人物、命运、选择、情怀等等方面谈论探讨,将三封信件拆解开来,仔仔细细的品读,令现场的观众享受了一场绝佳的视听盛宴。
一个半小时后,节目录制结束了。
整个节目的录制过程进行的非常顺利,可谓一气呵成,只需要后期根据时长以及广告的要求,添加和剪辑一些广告之类的东西就可以了。
节目后台,第二现场,嘉宾室。
“小牛啊,谢谢您。让我有生之年,还能赶上这样别开生面的节目!”
夏溪看着牛驰,满脸感慨地说道。
“说实话,干了一辈子媒体,还真见过,综艺节目能够这样推陈出新的!果然是一代新人胜旧人!”
实际上,整个节目的效果,完全已经超过了夏溪的预期。这一点,从现场观众的反应就能够知道。
夏溪完全有信心,这节目一旦播出,绝对会好评如潮。
“是啊,小牛,我们也是大开眼界了。这节目一档播出,相信肯定能够唤起大众对于传统书信的重视,你功不可没啊!”
曹若琳也语重心长的看着牛驰,满脸欢喜之色。
作为研究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者,曹若琳和熊卫东,一直就对书信的渐渐消退十分惋惜,甚至他们还多次倡议,有关部门收集和整理一些有价值的有内涵的信件,然而,始终抵不过现代社会发展的大潮。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答应牛驰,前来参加这个节目的缘故。
原本,他们想着,能够尽自己的一份力,引导和呼唤人们对传中的书信重视,就已经很是难能可贵了。
然而,录制完今天的节目,他们忽然觉得,自己的想法,还是过于狭隘了。
牛驰这档见字如面的节目,完全是把书信的魅力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
在如今这样一个车水马龙,色彩斑斓的快节奏时代,大众最需要的,压根就不是那些哗众取宠,没有丝毫内容和含金量的无聊节目,而是这种能够带给人们温情和感动,触碰人心,引发人们共情和回味的节目。
甚至,曹若琳和熊卫东预测,等这个节目播出后,肯定会在大众中间带动一波向传统的手写书信回归的风潮。
向传统书信回归!懒人听书lanren9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