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踏”
斜向上方跑步,行云流水。
就跟平常人在地上跑步一样,随心所欲,毫无停滞。
不足十息的工夫,人已登上城墙,惊呆了看戏的数万人。
全场蒙圈,哗然了。
“这,这不是真的?”
“好快,那人眨眼就登上城墙了,怎么会这么快?”
“不好,都这样登城,老子还守个屁的城啊?”
“不对,只要守城严谨,不让他们冲上来就没事了…”
“滚,你以为城墙时刻有人守护,不留一点空子与空间区域让敌人钻空子啊?”
“不对,若是前面的人手持盾牌,压根不惧守城将士的砍杀,硬闯上来都行啊!”
“该死的,想想还真是这样,这城没法守了!”
“洗洗睡吧,太伤感情了,老子守城几十年,没想到白守了半辈子。”
“快看,下面剩下的四个人单独行动了。”
“咦,一个人持竹竿也能登上城墙啊?”
无数人议论纷纭,说什么的都有。
“沙沙”
剩下的四人各自手持竹竿发力。
在加速跑动下,接近城墙,恰准距离,以撑杆跳高的方式腾起,抵达城墙上半段,再以双手交替拉扯竹竿,搭配双脚踩踏在墙面往上跑步。
不带停留,四个人一溜烟的跑上城墙。
“好,好啊!”
下方数万人的叫好声此起彼伏。
上面守城的将士人人色变,感觉自己以前活到狗身上去了。
原以为这么高,足有十六七米,没有人可以轻而易举的登上城墙。
哪怕是架云梯,也要经过守城将士的刀剑,火油浇灌的冲击,九死一生攀上来吧?
这一度成为守城将士热议的战例,编写成战策教导下一代守城将士,世代相传的战记。
难道这些都做了无用功?
全是弱智流的自嗨?
因为就连这种轻而易举登上城墙的办法都想不到,还有什么脸谈战策,谈守城经验?
那不是自欺欺人,自取其辱么?
所以这一刻,守城将士全都呆立在城墙上怀疑人生。
乃至怀疑朝廷费心费力,劳民伤财的建造城墙,就是一个笑话!
这种城墙不仅阻挡不了攻城之人,还把自己困在围墙之内,做了瓮中之鳖?
蠢笨如猪,莫过如此吧!
“噗通噗通”
不少将士心里难受,扛不住压力跌坐到城墙上,唉声叹气的失去了斗志与锐气。
士气萎靡,被人打败了,败的一塌糊涂!
只是打败的方式与以往不一样而已!
而这种挫败的方式,仅以几个人战败成千上万人,颠覆了今古战例与无数人的智慧,败的体无完肤。
邹静看着将士们丧失了战斗意志的态势,木然的转向城墙下方的沈典,有气无力的说道:“你,你赢了!
说吧,你想怎样?”
没办法,败了就得认。
若是连接受失败的勇气都没有,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何况城墙再也不是别人难以逾越的障碍,城墙根本挡住沈典的这种攻势,不认怂,不认输,等着被天下人耻笑啊?
沈典也没打算羞辱谁,不过还是伤了不少人心,略显无奈的扬声说道:“你们放心,民众不会冲击城墙,他们更不会闹事。
只求你们这些将士,把民众受屈的经历上报给刘焉太守,转呈大汉皇帝,处理此事就行。
在这期间,民众的日常消耗有人供给。
我只是不想看到大汉子民自相残杀,让外族人有机可乘。
希望你们把我的原话呈报上去!”
“呃,好,若有需要尽管开口!”
邹静听了沈典的话感激得不行了,甚至在心里问自己,自己是不是小人之心了?
事先不接纳这十几万人不说,还怀疑他们演苦肉计?
现在呢?
人家自给自足,静待朝廷处理,上哪去找这么淳朴的子民啊!
再加上沈典的那句话:不让大汉子民相互残杀,损失国民,让外族人有机可乘。
这种胸襟气度与抱负,一般人想都想不到啊!
更别说有这种觉悟,防范于未然,强国御敌,未雨绸缪的骨气,以救人做实事体现出来,堪为举世无双。
邹静被沈典上了一课,自愧不如。
于是,邹静感慨万千的向上汇报实情,惊动刘焉亲临,处理十几万人归降的黄巾。
这一忙碌下来就是四五天。
期间,刘焉与沈典接触了几次,在沈典不要黄巾军搜刮来的财物,仅提出为国出力镇压黄巾起义,需要一些战马,组建一支骑兵驰援朝廷大军的交流下,相处融洽。
这一天,沈典刚坐在酒肆里喝酒,就接到死傲娇的喜报:“骚年,大丰收要不要,要就喊出来哦!”
“我勒去,等了这么久才来,我还以为你玩完了呢?”
“谁玩完也轮到我头上,你跪安吧!”
“切,总有一天我把你切了,看看你是个啥东西?”
沈典喜不自胜的与死傲娇交流了一会而,意识到自己该走了,该好好利用这笔收入强化自身,投身大战场,打秋风捞收入去了?
不过,这次拯救的人不少,万能点也不会少吧?
老话长谈,求票票求收藏,别吝啬啊!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