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老君下界开创道家,引发了春秋百家争鸣的开局。

阐教和西方教也纷纷派出门下弟子,在人间寻找英才,传播他们的教义。

可陆翎却完全没有让截教弟子出山的意思。

论起蛊惑人心的能力。

谁还能比得他?

哪怕是四圣联手。

再加三教弟子一起。

陆翎也有轻松戏耍他们的自信。

太老君下界的时候。

陆翎的化身也游历到了鲁国陬邑。

这是儒家祖师:孔丘的老家。

儒家提倡“有教无类”。

与截教的教义最为契合。

所以陆翎便化名王翎,将孔丘收入门下,悉心教导。

在陆翎的指点下。

孔丘创出了儒家学说的雏形。

不过在陆翎的教导下。

孔丘所创的儒家,却与原版有了不少的变化。

强调“有教无类”,“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十世之仇,犹可报也”等思想。

摒弃了尊崇周礼,提倡君臣父子,亲亲相隐等“坏习惯”。

思想无所谓好坏。

只是陆翎不喜欢。

认为与截教教义不符而已。

尤其是周礼!

周朝可是在阐教的扶持下,才建立起来的。

周朝八百年江山,都以阐教为国教。

而伦理纲常,君臣父子的那一套东西。

正是元始天尊最推崇的。

当初三清尚未决裂的时候。

元始天尊没少以这一套东西,来忽悠通天教主。

借着兄长的名义,疯狂占通天教主的便宜。

若非如此。

就凭阐教那几个货色,怎么可能欺负得了截教弟子?

所以。

陆翎自然不会让这种思想,出现在孔丘的心里。

等到孔丘成年之后。

陆翎又在诸国之间游历,大肆地搜刮人族英才。

有着前世的记忆。

陆翎可谓是如鱼得水。

事事都抢先别人一步。

他向庄周讲道,指点对方写下《逍遥游》。

向墨翟灌输“非攻”,“兼爱”,“尚贤”等思想。

跟公孙龙辩论“白马非马”,传授孟轲儒家的道理。

诸子百家的祖师。

陆翎几乎都没有放过。

可这也仅仅只是陆翎计划中的一部分而已。

因为百家争鸣,争的可不仅仅是学术的高低。

而是民心的认可。

最好的方法。

就是辅佐一国,统一天下。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