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如何是好?”郑久发现还有很多详细的关于语言的说明,包括语法和语言的相关的内容。他感觉自己语言学课的时候那种被索绪尔所支配的恐惧又回来了,但是这方面的知识在这个时候确实有了很大的作用。

这些异世界语言虽然看上去完全不同,但是语法基本上是一致。也就是说,这些人说话的方式基本上是一样的,就有点像中国各地的方言。那就意味着,虽然这些语言看上去区别很大,如果能够在文本上统一词汇,就可以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单靠文字沟通了……

这样就有两种方案,一种是正统的方式,那就是根据其中一种语言,进行表音文字构建,然后作为标准语言进行推广。这种方式有一个好处,就是随着文本的推广,语言也会随之推广,相当于渐渐地将其他方言区的人纠正到和主流文字一样的模式之中。可以说,只要自己的文明存在,这种向心力就会始终存在。

另一种就是比较作弊的方式,可以直接拿汉字来用,学日本人的方式,直接用汉字,不用管中文的语法就行了,有什么汉语里无法表达的,譬如说助动词之类的,造几个字不就好了?这种方式最大的好处,是汉字结构比任何拼写文字都稳定,可以在更长的时间里保持沟通能力。当然,缺点也非常明显,那就是学起来就难不少,读写分离意味着背单词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了,而且书写汉字本身也是一个技术活……要是干脆从说话开始学的话,郑久想了想,这怕不是要教学教到三年之后?

可是,想到教学的问题,郑久仔细想了想。好像第一种方法以自己的水平,似乎完全不现实呀!你说我一个学历史转民族学的学生,可能搞得定弄出一门语言的责任吗?虽然他知道许多修道士利用拉丁字母给欧亚非许多没有语言的民族创造了文字,八思巴大师也利用汉文创造了一门拼音文字。但是,知道和能做到完全是两个概念好么?

所以,郑久决定就传授中文汉字,只需要利用系统里神奇的语言翻译系统,他只需要教词,然后让他们把句子直接用汉字词汇构成句子就行,反正照着他们的语法构成句子,他们肯定都看得懂,除了自己反正是不会有什么人在意不是么?不然,自己根本难以想象自己该教什么好么?

但是,想要上课,他还要整出一个教学大纲,否则根本就够不成一个课程。毕竟想让这些人学会基本的文字,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要不然,还是用三字经?但是给没有中文基础的原始人教古文?怕是没戏……对于这些不了解中文的原始人,怕是得学个三年五载的。”郑久这个时候,突然意识到,他心中的教育必须是普遍性的教育。其实,对于这个时代,普遍义务教育根本就不存在也不被需要,根据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来说,复杂且脱离生活文字本身,就是区隔平民和贵族的工具之一……

“可惜我现在没有建国初期给夜校用的教材,但是思路可以借鉴。所以,我最需要教这些人的文字,一是日常使用的语言,方便语言不通的人之间沟通;二是与数字相关的内容,为之后普及交易做基础;三是文明相关的历史和制度,现在还是以制度宣传为主吧。”郑久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那就是在春天之前,至少编出教材,让自己至少培训出几个能读能写的……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