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成章早就有了准备,很快就让人将那种神秘的农作物呈了上来。
大家伸长了脑袋挤过来看。这种红红的、两头尖中间鼓的物种,不知道叫什么,能吃吗,种的活吗?关键是能在大宋的土地上种活吗?
屈平也跟着好奇地探头过去一看。哟,原来是这个东西,的确是个好东西!
“此物名叫什么?”赵构看罢,问出了许多人心中的疑问。
邵成章不好意思说道:“当地人的叫法,微臣学识有限,不知如何翻译。”
“那又如何种植?”赵构接着问。
“春天发芽后,将芽剃下来将它种于地下,等着它秋天成熟挖出来就可以了。可以生吃,也可住煮着吃、烤着吃,可香了。”邵成章道。
大家点点头,倒但是个很值当的东西。
“不只这么简单!”只听一个声音说到,“臣多年前在一本杂物志上见过这种东西,它有名有姓,因为来自番邦,所以叫番薯,因皮色紫红,又叫红薯。前面邵大人说,发芽后,将芽剃下来将它种于地下,确实没错。”
说话的正是屈平。
众人惊讶不已,屈大人真是全才啊!
屈平接着道:“但是,这还不算完整,应该是等他它长出藤蔓,将藤蔓剪下来,修成一截截的,每一截带一两片叶子即可,然后再将它扦插在田间地头,它还会继续生根发芽。这样一来,就可以以少变多,以多变广,使利益最大化!”
人群中,一个五六十岁的老伯一字不漏的记了下来。他叫陈敷,多年后,他集毕生所学写就了一本农书,并被永乐大典收录。
赵构欢喜道:“咦?爱卿还知道这些!快快记录下来,此事关系百姓民生温饱,若有疑问,可再烦请屈大人赐教。抑之,你的宝贵意见,简直可以活人无数。这个什么……红薯,就暂由司农司负责保管,等发芽种植后,以应天为中心,逐步发放给百姓种植!”
“臣遵旨!”司农司官员赶紧记下来。
老百姓听着这个利好消息,也是人人欢欣鼓舞,多少人在心中呐喊,自己要成为有幸最先种植红薯的人。
一场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鉴赏大会终于结束,大家满足之余,更是强烈的幸福感和自豪感。大家都相信,在英明神武的现任皇帝的带领下,生活一定会更美好,民族一定会更有希望。
赵构当场给邵成章和船员们通通颁发奖赏,升官的升官,发财的发财。
邵成章更是一步登天,由一个殿前官,一跃成为皇上新令成立的海运司指挥使,下辖所有海关口岸市舶司,掌管出入海关核检与往来商贸,可谓大权在握。
但是邵成章心知肚明,自己就算是孙悟空,上面还有玉皇大帝和如来佛祖及各位大神,何况自己无亲无后,权钱中饱私囊,要来独增烦恼。想必皇上也是这样觉得,才敢放心交给自己。
说到底,自己是皇上的一个帮手,尽心为皇上为社稷出工出力不出事就对了。
这样一想,邵成章便倘然了。
赵构对邵成章说,希望他再接再厉,下一步,到更远的地方去,到西方去,到东方去,到更南方去,丈量屈平所画的世界地图,点亮每一块土地,看看神州是不是天下的中心……
自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起,中华民族已经学会利用原始的舟筏浮木,和原始的根据天象导航,经历一代代的发展,从木船和风帆的问世,到指南针的运用,再到对天象、洋流、气候的经验累积,逐步形成了目前日益鼎盛的航船技术。
中国的远洋经验,时间上可追溯到秦汉,距离上可达到阿拉伯半道,甚至非洲东岸。
眼光有多远,脚步就能走多远。
隔了两天,邵成章带着一大箱子礼物扣开了屈府大门。
屈平瞧着一大箱东西,心道投桃报李也不用这么重大吧,他说:“邵大人,这是何意?”
“国公大人,这是在下一点小小心意,也不是什么贵重物品……是……一种强壮身体的药材。”邵成章说着一面打开箱子,从里面捧出一截截的树根样的药材。
屈平瞧着,问这是什么货?
邵成章从中拿出一根品相好的药材,递给屈平,说:“当地人叫它东革阿里。”
屈平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个东西,据说是男人的加油站,但是功效是不是这么强大,就不得而知了。只有谁用谁知道。
屈平拿起来轻轻嗅着,笑说:“邵大人是觉得我虚啊?哈哈。”
“没有没有,下官看大人为国操劳,心力憔悴,送些珠光宝气的东西又太俗了,不如送健康,实惠又贴心。”邵成章赶紧解释。
屈平将东革阿里丢回箱子里,说:“这样不大好吧,邵大人光天化日之下,给本大人送礼物,叫人看见可不好。省得人说咱拉班结派。”
邵成章生怕屈平拒收自己的心意,说道:“不要紧的,下官给其他大人也送了。礼节性的小东西而已。”
“你这网撒的挺大的啊,哈哈!”屈平开玩笑说,“行了,礼物我收着了。感谢邵大人这么惦记我。我也没什么好东西送你,不如一起吃个便饭吧。”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