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礼风波
“启禀皇贵妃,礼部的官员在贞顺门跪着请愿。”皇贵妃和竑相视一眼,“为了何事?”
“是有关万寿节的礼仪。皇上坚持”何泉说着,看了竑一眼,“皇上坚持先献祝寿辞,再祝酒,而且祝寿词由三殿下朗读。”
“竑儿,”皇贵妃看着儿子,“不用问了。你父皇已经表态了。”又转向何泉,“多少人跪门?”
“礼部全体司官。”
“明天会更热闹。”皇贵妃叹了口气。
竑皱眉,自言自语:“父皇这是在试探朝廷的意向吗?可万寿节马上就到了,僵持不下,如何收场?”
竑看向母妃,皇贵妃也看着竑,母子俩对视片刻,竑张嘴刚要说话,皇贵妃摇头示意。接着,她吩咐准备两份纸笔。竑会意。母子俩各自在纸上写了一个字,何泉亲自掌灯,展开观看,两张纸上写着同一个字:“病!”母子俩相视而笑,可一转瞬,皇贵妃却满眼泪花。她吩咐何泉拿出一个锦盒,交给竑:“明日服用,三日后开始见效。病程一个月。”竑不语,上前拥抱了一下母妃,施礼而去。
三天了。振顺门前,跪着的大臣越来越多,内阁全体成员,六部九卿,差不多整个中央朝廷五品以上的官员都到场了。目的只有一个,请皇上收回诏令,庆典按原来的礼仪安排。皇上始终没有露面,只是每天派总管太监张全忠到振顺门劝众人散去。皇上越是派人劝,众大臣越是不让步,双方僵持不下。
内阁不可能总在振顺门那里,还有很多公事要处理。所以冯自庸找个借口,只去了一次。但请愿的大臣中有不少是他的心腹耳目,故而他对振顺门的情况了如指掌。这次跪门的领袖是德高望重的大学士杨荣齐,每天,他们如同上班一般去跪门,下朝了,又聚集在杨府商议。核心成员有吏部尚书张等,都御史李方正,侍郎施仰等。冯自庸将这一切了解清楚,开始谋划下一步棋。
振顺门请愿已经持续到第三天了。离万寿庆典也只剩十天了。双方仍没有让步的意思。时近正午,宫里派人送出点心和粥。张全忠愁眉苦脸地看着众人,发愁这事何时是个头。正在这时,一个小太监匆匆跑来,“公公,皇上叫您马上回去,大殿下突然病了。”小太监声音很大,跪着的众大臣都听见了,如同五雷轰顶,皇长子一旦有事,他们苦苦坚持的就不复存在了。张全忠顾不得许多,跑着进了文华殿。皇上,皇贵妃都在,院子,屋里到处是人。太医们进进出出。张全忠的身份使他一直进到皇长子的卧室,只见皇上坐在床上,皇贵妃站在皇上身边,三殿下跪在床前,断断续续地发出哭泣之声。三个人一起看向床上躺着的大殿下。突然,竑跳了起来,下床直奔床旁边的一个小门而去。在场众人看着他,束手无策。过了一会,两个小太监驾着竑回来,一头倒在床上。“皇上,还是到外面坐吧,让孩子好好休息。”皇贵妃劝到,皇上点头同意。叫起朗,三人来到外间坐定。
“曹吉祥,这样子有多久了?”
“禀皇上,从昨个下半夜开始的。上吐下泻就没停。”曹吉祥声音里透着焦虑。
“这样下去,人的元气会损耗殆尽的。”皇上说着,询问太医,“每天给竑儿喝点参汤,可好?”
“启奏陛下,皇子身体虚弱,病情来势凶猛,此时还不宜吃进补之物。应以寡淡之食物调和之。”
曹吉祥忍不住道:“可现在是吃什么吐什么。连点水都喝不进去。”
皇上也着急了:“卢太医,你看竑儿的病究竟怎样?”
“皇上宽心。臣看脉象,坚实有力,平滑有节,说明皇子身体并未大亏,只要及时止住呕吐和腹泻,一月之内就会康复。”
皇贵妃暗暗称奇,果然是皇上御用的太医,连康复时间都说的那么准,也许他已经知道竑儿这病是什么来头了,或许用的什么药他也已经看出来了,应该跟他暗示一下。
第二天,皇上破例上了早朝,召见了内阁,九卿,六部全体官员,正式公布了礼部提交的万寿庆典的仪式章程,命众臣讨论。除了内廷主持仪式的人选外,章程全部通过。至于君臣冲突的焦点,皇上也不多说,直接让人领着内阁六部去了文华殿。
“诸位阁老也都看到了,皇长子病情如此严重,即便朕答应众臣的请求,皇长子也不可能主持庆典了。朕的意思,还是按照朕的安排,由皇三子主持。”皇上看着众臣进来,不慌不忙地说道。众人默不作声。等了片刻,还是无人应答,明皇帝只好点名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