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慈悲,他能力有限,做不到爱屋及乌,就只能口是心非,姑且认命。

在汲取灵气的过程中,魏宁尝试着动用那“牵灵引气功”牵引刚汲取到的灵气下沉至丹田。结果说不上失败,终归也只是牵引到了很小一小缕,若有若无。他一声自嘲:“到底还是太高估了自己!”

于是在接下来的一整天里,他都抛开灵气的汲取、沉浸在领悟“牵灵引气功”上面,希望能尽快掌握它的诀窍。

经过一天的艰苦尝试,他开始能够牵引出部分已经融入身体的灵气,同时也发现灵气对身体的重要性:如果自己身体没有足够的灵气来支撑,身体就会像失去水分一样,枯燥或是僵硬,从而失去活力。所以身体内的灵气仅仅足够用于通脉,是远远不够的,毕竟维持身体正常运作,就需要不少灵气。

等到了晚间食用另一半鹿肉的时候,由于摆放了一天的时间,肉质已经比不上前半部分的新鲜,灵气也丢失了不少。

魏宁汲取剩下的灵气时,又接着尝试将一部分牵引到了下丹田的位置。差强人意,在下丹田,已经有一小团灵气聚集,如同孕育出来一颗非实质性的内丹。当然,这团灵气如同聚集起来的一团鹅黄色的轻烟,飘渺而淡薄,距离实质化,显然还隔着十万八千里远。

一天之内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对魏宁而言,已经是喜不胜收了。

在接下来的十天里,他更是异常勤奋,起早贪黑,像是豁出了性命似的。有时候累到极点,或是天黑以后到了休憩的时间点,他也会爬到某株枝叶稀少的乔木树梢,眺望刚升起的月亮或星辰,对着偌大的天宇扪心自问、寻找之前那个思而不得的答案:“我这么拼命地修行,当真只是为了救那些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人吗?”

这个问题在他问及第二次通脉时就开始萌芽。

事实证明,当所站在的立场不相同时,他也只有置心中那可怜的慈悲于不顾,残忍而无所毫不留情去宰割这些无辜的猎物,以成全自己在修行上的进步。

这算是他权衡这个问题后,做出的一种思想上的妥协。

原本他就必须吃东西活命。

有关于拼命修行的目的,也曾一度让他陷入无比迷茫的僵局,以至于寸步难行。

难道安逸一点、循序渐进不好吗?

苦思冥想,他慢慢发掘出了另一个自己都不愿意相信的意图渴望强大的贪欲只有当自己足够强大的时候,才能保证不会再次被孙启明那样的家伙踩在脚底下肆意地欺凌。林忆疏固然能在短期内保他周全,可连她也还有报不了的仇,谁知道会不会有一天就护佑不住他了呢?

世事原本无常。

救下那些无辜的百姓是魏宁的意愿不假,可他同时希望自己能尽快变得更加强大。只有这样,他才会给予自己相对的安全感。当然,这两个目的并不相悖,可以并存在他的思想中,而后者给他提供的动力,似乎还要更大上一些。他曾经一无所有过,所以深信只有自己把握住的,才能够为自己所用。

原来那隐藏在心中、晦暗不明的使命,就是要给与自己安全感。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