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辛无病不傻,多看了几遍发现这是首藏字诗,内容是:三日后玉虚宫,遂把这首诗交给辛弃疾看,辛弃疾看了两遍说道:“这应是王真人让我们去商量那日之事。”

三日后一早,辛弃疾便先行出门,待他出门一个时辰后,辛无病才跟坐堂的郭雍师徒打个招呼说是去看看酒楼装潢之事,也出了良辛堂。

辛无病先去酒楼转了一圈后,又才骑着马往玉虚宫方向赶去。

玉虚宫没有白云观面积大,但香火更加鼎盛,白云观多有达官贵人文人士子之流,玉虚宫则多为贩夫走卒之类。

栓好马后,辛无病进了观中,看似漫无目的的游走,其实是在看有没有人过来接应,不多时,就见一十来岁小童跑到面前道:“哥哥,你可会画黑龙?”

“黑龙?”辛无病一愣,遂笑眯眯的说道:“会呀,小毛头,你去给哥哥找纸笔来吧。”

“好呀,哥哥跟我来吧。”小童咧嘴一笑,就往大殿里跑去。

辛无病跟在后头,心中狐疑道,师父他们可真会找地方,这种事怎么跑到大殿去商量。

进了大殿后,辛无病看到里面黑压压的坐了许多人,有些讶然,再抬头一看,首座之人正了自己师父王重阳,此时他正在讲道,辛无病不知何意,便寻了一处空地盘坐下来。

没多久,感觉有人拉自己袖子,转头一看,居然是自己的小姨夫耿京。

耿京对他微微一笑,轻声在辛无病耳旁说道:“等师父讲完道后,我们再商量,几日所聚之人太多,怕引起官府注意,便以讲道为掩饰。”

耿京解释完后便不再言语,专心听王重阳讲道,辛无病也只能紧紧听着,他大概数了一下,大殿之中至少有三四百人,男女老少皆有,多是市井打扮,听得也认真。

“茅庵草舍,须要遮形,露宿野眠,触犯日月。茍或雕梁峻宇,亦非上士之作为;大殿高堂,岂是道人之活计。斫伐树木,断地脉之津液;化道货财,取人家之血脉。只修外功,不修内行,如画饼充饥,积雪为粮,虚劳众力,到了成空。有志之人,早当觅身中宝殿,体外朱楼,不解修完,看看倒塌。聪明君子,细细察详。”

只听王重阳言罢,轻敲木鱼道:“今日讲法暂且到此,有施主若有疑可留下,贫道自当解惑。”

有数十人留下向王重阳问起修行之事,辛无病见这些人大多是士人打扮,谈经论道也是头头是道,王重阳不厌其烦与他们交流,快近午时,观中钟鸣起,众人才作罢。

此时大殿中就只剩十来人,辛无病看到坐在角落的辛弃疾真看着他笑,辛弃疾旁边居然还有一名熟人,郝璘,他是辛弃疾的同学,辛无病没想到在此处遇到,颇为意外。

此时王重阳站起来,对众人道:“已至午时,用过饭后再说吧。”众人皆躬身应是。

伙食还算不错,有荤有素,众人皆分餐而食。

辛无病心中不由得苦笑一声,这时代搞地下工作还真有意思,先听一大段道理,然后管饭,后面不知道会不会要旅游一番。

食过午食后,还真如辛无病所言,王重阳带着十来人到了观中后山处的一个山洞中。

山洞中不值得如同一间小殿一般,有神龛蒲团等物,能容纳二三十人。

“此洞名玉虚,是吕祖修行之处,今日我们就在此议事吧。”说罢王重阳便盘坐了下来,遂又对辛无病刚才遇到那名小童道:“小宇,你去洞口守着,有人来便摇响此帝钟。”然后把一个三清铃递给小童。

小童接过三清铃便跑了出去。

辛无病见洞中之人有几幅生面孔,也不言语,遂听到王重阳开始介绍,除了认识的耿京、张安国、郝璘,其余人分别是王重阳的儿子,王金玉、王金宝,侄子王友直,徒弟谭伯玉、王玉阳。

加上辛弃疾兄弟和王重阳一共十一人。

王重阳把当日辛弃疾兄弟的建议先告知众人,并指出十分赞同二人意见,决定先在中都成立一个秘密会社,名“九州归一会”,简称为“归一会”,其意不言自现。

众人通过讨论后,决定通过以道教为形式发展信徒,以信徒为力量推翻金朝统治,回归宋廷,完成统一大业。

王重阳把自己的思路说与众人,最后由辛弃疾执笔形成了九州归一会的会规:

一、建会的宗旨乃九州归一,以道德立会,奉行儒释道三家一体。

二、但凡愿意支持九州一统之人无论民族、贫富、社会地位高低,男女老少皆可入会。

三、以归一会为组织形式统一购置、管理会产,会产来源分为会员捐赠,以归一会名义购买等情况,所有会产必须用来支持归一会发展,实现归一会宗旨为目的。

四、归一会组织形式,立总会首一名,副总会首一名,总会分九执,分别是:

执奉常,负责编撰三教典籍,会令所出;

执教化,负责传教,发展会众;

执会吏,负责提拔和管理会中骨干;

执会户,负责统计会员人数,调查会员背景;

执兵事,负责会中军队招募和训练,一般情况下的对外兵事;

执行罚,负责对违反会规之人执行刑罚;

执工事,负责会中所需器械的购置或打造;

执库府,负责管理会产;

执监察,负责监督会中所有会众,包括总会首、副总会首及九执。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