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我就是一个平凡的人,自己默默无闻的在人群中,没有梦想,没有期盼,可是,你们一下子全部闯入我的生活。

清水的家在大别山旁的一个小县城,地处南北分界线上,四季分明。崇山峻岭,绵延几千里,在这里你很难见到哪条马路是直的,因为这里的路不是沿着河流就是顺着山边修的。有些山顶还有当年刘邓大军在这里战斗留下的炮楼,春天的时候漫山遍野都是杜鹃花,映山红,山坡上还有兰花草,兰花的清香能随着风儿飘很远,山下茶园的枝丫也开始探头。夏天的池塘的荷叶似乎总滚着珍珠一样的水滴,绿油油的水稻田里,会有黄鳝泥鳅,清水这个时候定不会做一个田埂上的看客。秋天的时候,田间地头全部换成了金黄色,而山上则是另一幅景象,一些野果子都挂在树枝上,等着清水和小伙伴们去摘呢,不用说板栗这种很多地方都有的,光是那些叫不上名字的都够小伙伴们馋的。冬天的时候,山都会变成光秃秃的,老远就能看见裸露出来的岩石,当雪花散落在屋顶的时候,田野也是白茫茫的一片。

清水就在这样的绿水青山中长大,四季分明的大山,孕育清水的情感也是泾渭分明。

清水就在这里镇上的高中读书,这里距离县城还是有点距离的,以至于清水在上高中之前都没有去过县城,要不是那年破天荒杀进奥林匹克竞赛全校前九,被学校送到县城参加复赛他都不知道县城在哪个方向。但是清水根本就没有走进复赛的考场,去考试那天是他第一次坐那么久的汽车,几乎就是从车启动开始,吐到考场门口。清水不懂汽车跟张大爷在砖厂拉砖的三轮有什么不同?

不同的不仅是车,还有清水的高三生活。

高二的时候田然在1班,清水在2班,教他们的所有老师都是同一个老师。那个时候每周都有考试,考的次数多了你对分数都没有了感觉。有几次的粗心大意,很简单的题清水都做错了,英语老师对着清水说他就跟1班的田然一样粗心大意,然后在下节课对着田然说他跟2班的清水一样不细心,这样子是进不了重点班的。当时两人互相还不认识,但这是后来两人成为朋友后才发现,原来老师对他们说的是同样的话。

小村庄的大学生几乎为零,大人们的思想普遍是上学会认识人民币上的数字会买菜就行了,赶紧的结婚过日子,并没有什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觉悟,所以当地的教育者绞尽脑汁想培养几个人才作为榜样,特别是刚刚调过来的一个年轻的校长,迫切想改变小山村的落后面貌,做出来一点功绩。于是就在毕业班里文理科各弄出一个“重点班”实施“地狱”式的训练,这个班级的学生被学校视如珍宝,清水和田然被收进了文科重点班。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