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名衡深明大义,翁翁不过在奏疏中说他有守城之功,就被认为是提携,现在看来,倒是我更像一个小人。”
朱伦奎赧然道:“但先生也说了,人心从来不是一厢情愿,若要结交高名衡,不把他绑上我们这条贼船,我心实在难安。”
“杀一人是杀,杀万人也是杀,不过杀宗室却是与贼寇不同,以后在官场上,怕是所有人都会忌惮高名衡三分,当然,这绝不会是他想要的,因为如今天下敢杀宗室的,唯有李自成、张献忠之流。”
说到这里,宋献策皱起了眉头:“可是话虽如此,但王爷可曾想过,今晚的事一但报到皇帝那里去,尽管在这位帝王眼里宗室被杀只是小事,但藩王跟封疆大吏有所牵扯,情况就严重得多了,难保他高名衡不会受到猜忌,王爷此举反倒害了他。”
“高名衡这样做完全是为了大局着想,此事我会在向皇帝的上表中写清楚的,而且在周王府宴请朝廷官员,都是我那两位王叔干的蠢事,锦衣卫只要眼睛不瞎,我那两位王叔就算死了,到时候王府也会收到皇帝革除其爵的诏书。”
朱伦奎端起一杯茶水,呷了一小口道:“翁翁守住了开封,功莫大焉,这才刚走,而皇帝身为大宗,相信还是会给我这个晚辈一点面子,如今李自成随时都有可能卷土重来,连高名衡自己都顾不上什么忌讳,皇帝若真的要去计较,可能过些时日案头就不会再有河南送去的文书了。”
“王爷可趁此次向朝廷上表袭封周王之位的同时,顺便看看能不能把藩王的护卫要回来,开封地处中原腹地,一着不慎就会四面皆敌,周王府几乎在困守一座孤城,如果不能拥有一支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只会处处被人掣肘,即便这次不成,王爷也要继续上表,只要李自成还盯着开封,皇帝总有一天会松口。”
宋献策这时跟朱伦奎说起了另一件事,而后者也正为此事烦恼,因此两人不谋而合。
“最好能有一场大捷,在这江河日下,大明朝统治危若累卵局势下,一场大捷,足以冲昏朱由检的头脑。”
……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