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我刚刚回宫,而且这段时间以来,镇国将军一直和我在颍州,他又如何与丞相串通?”苏绾还是不解。
“皇太女身在颍州,却不也是对于荆州之事了如指掌?”
“你的意思是……”
景寒也不再卖关子,“颍州之时我本想随你一同回宫,不料无意中发现了有人在运送刺客的尸体回荆州,便一路暗中跟随,直到尸体被送回丞相府上,派出去的梦幽府探子回报说是在刺客的身上发现了兵部独有刺青。”
苏绾心中也大致明白,御林军统领魏庄闲一直在颍州伴随她的左右,除了她能驱策御林军之外,也就只有去颍州接驾的萧云逸了。
“既然如此,沈坤那边可有动静?”
景寒摇头,“朝中近来并无不妥。”
“梦幽府继续查办此时,一旦有消息,立刻知晓于我,切忌轻举妄动。”
景寒也不拖沓,在将消息知晓苏绾之后,便告辞离开,只留苏绾一人在寝殿中沉思。
轻声的叹息在这空旷的寝殿中显得尤为突出,苏绾揉了揉眉心,果然事情没有她想象中的那么容易,或许比她想象中的要更加棘手。
兵部侍郎和刺客之间的联系尚未明确,虽然名义上丞相和镇国将军奉先皇遗诏辅佐皇太女,但颍州两年又半载,丞相一直在宫中摄政,满朝文武百官自是不满她的存在,接下来如何拉拢人心,对她来说又是一道难题。
苏绾动作很快,第二天便召见曹曦和萧云逸进宫。
太极殿书房,袅袅沉香,古色屏风,恰到好处的将苏绾与曹曦和萧云逸之间隔开,也挡住了苏绾的容颜。
“我昨日刚刚回宫,玛南战乱虽平,但边疆局势不容乐观,苏绾也是心急如焚,一大早便叫了丞相和萧将军过来,还望体谅。”心知昨日做法确实是有些气盛,苏绾语气婉转了许多。
“怎么会呢?皇太女言重了,皇太女关心荆南社稷,这是百姓的福分。”
话语虽然中肯,但隔着一道屏风,苏绾看不清曹曦的表情。
“丞相过谦,自古女子摄政者微乎其微,对于朝中之事,还望丞相和萧将军多多提点。”
隔着屏风,苏绾分辨不清曹曦和萧云逸的脸色,只是断断续续从屏风那端传来衣物摩擦的声音以及眼前隔着屏风的两道剪影。
“老臣愿一直伴随皇太女完成荆南大业!”曹曦的声音从屏风那端传来。
“臣愿为皇太女鞍前马后!”嗓音依旧低沉,苏绾不禁想起了萧云逸不苟言笑的面容。
“丞相和萧将军快快请起,苏绾今后还要仰仗二位在朝中扶持,只是颍州一事,不知二位可有眉目?”
不管屏风外隔着的这两个人是敌是友,伸手不打笑脸人,今日一遭,短时内他们不会轻举妄动,再者,昨晚景寒的话一直萦绕她心头,她亦是想要试探。
见屏风外没了声音,苏绾道:“既然二位沉默不语,想来已经是有了眉目了。”
沉默许久,曹曦终于开口:“实不相瞒,兵部侍郎沈坤昨天傍晚之时来找过老夫。”
曹曦的声音中似乎有些为难,苏绾不禁挑眉,“哦?那丞相为何刚刚不说?”
“老臣不敢,老臣只不过是考虑到兵部尚书一直对荆南颇有建树,且一直忠心耿耿,所以才有所隐瞒,愿皇太女见谅。”
“萧将军可有看法?”
“丞相所说确实属实,沈大人虽然生性鲁莽,但是对荆南着实是忠心一片。”萧云逸的声音很恭敬,并没有听出任何的不妥。
“既然如此,不如请丞相去做说客,沈大人之事,还望丞相费心。”百无聊赖,苏绾把玩着面前的杯子,眼神清明,事情似乎越来越有趣了。
“臣领旨。”
“礼部会择选吉日,举行登基大典,不知丞相和萧将军可有异议?”
“臣等并无异议。”二人异口同声。
“既然这样,那就劳烦丞相和萧将军宣告众臣了,登基庚帖礼部自会送达众臣府上。”
“是!”
“是!”
门应声而闭,苏绾闭目休息,思绪却早已飘向远方。
……
槐序时节,羽夜宫路两旁的新柳早已发芽,难得的好风景,倒也驱散了苏绾不少的阴霾。
远处的嬉笑声吸引了苏绾的注意,前方看去,目光所及,苏绾眼眸中有着不易察觉的柔和。
虽然彼此之间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四目相对,其中绵延无尽的鹣鲽情深。
碧绿的宫装,一汪水眸中满是笑意,这不是瑾珠又是谁呢?
回想起昨夜瑾珠羞红的脸颊,苏绾的眼角染上几分笑意。
眼看着瑾珠带着从未有过的欢喜,苏绾不忍心打扰,只是站在原地,不知是在看眼前的这一对璧人,还是在看曾经的自己。
“皇太女,我们该回宫了,登基大典在即,皇太女还有很多的事情要筹备。”身边的掌事太监小心翼翼的提醒。
苏绾目光仍旧停留在面前的丝丝深情,“听闻南苑花开正盛,不如我们绕路欣赏一番再回宫也不迟。”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