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府内,一间明亮的卧室内,李清打着哈欠伸着懒腰。
“睡个午觉,果然轻松许多”李清从木质的平板床上起来,觉得一上午的疲惫都消失了。
待李清来到二堂内,发现李安早已在此等待多时了。
“等久了吧,刚才睡了个午觉,下次直接让人通报就行”李清微笑着对李安说道。
“将军一心为民,不忘初心,心系邢县百姓,为邢县百姓能吃饱穿暖夙兴夜寐,属下们等一会也是应该的”李安面带敬佩正色道。
“小安呐,唐太宗曾经说过,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而我们的情况和太宗皇帝又有所不同。
我们本身就是从穷苦百姓中来,最终还是要回到穷苦百姓中去。
我们当官掌权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而是为了让天下百姓能吃饱穿暖,为了百姓能有尊严的活着。
你作为教导学校的副校长,更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为百姓的幸福而奋斗呀!”李清苦口婆心的说道。
“属下明白,属下愿追随将军一起,为天下苍生奋斗一生,定不会辜负将军的期望”李安站起身大声回道。
李清之所以让李安担任副校长,不仅因为李安受过李清的教导能深刻理解李清政策的含义,更因为李安自小就特别崇拜李清。
李安可以称得上是李清的铁杆迷弟,而李清建立的教导学校,对教员的要求是可以不特别聪明,军事能力也不需要多强。
但是教员必须能坚决执行李清的命令,服从纪律,为李清清除军中不稳定的因子,军队溃退时的督战队,教员能在战败时誓死不退,为普通士兵做出榜样。
而要让教员能担当这种重任,不是靠金钱美色哄骗利诱能做到的。必须经过系统的教育,使教员们深刻理解大汉政权的正义性。
让教员知道,他们的付出不是为了某些人能够享受荣华富贵。而是确确实实为百姓的生存所奋斗,他们的付出后人不会忘记。
李清的部队所有人都会记录在册,每一位战死的士兵,都会被送入大汉专门为士兵修建的陵园,名字刻在‘汉军纪念碑’上,每一位战死士兵的家属有土地税收减免补贴和其他政策的优待。
而教员的政策优待相对普通士兵更优一层,与之相对的是若有教员贪生怕死不执行命令,其家属也会受到牵累。
“走吧,我们现在去教导学校吧”李清站起身,大步流星的向门外走去。
“遵命”李安迅速站起来,紧跟着李清走了出去。
邢县内有一处占地约十几亩的学校,校门口上书四个黑色繁体大字“教导学校”,李清站在门口望着整个学校心中无限感慨。
这里将来不知道会走出多少位优秀的教导员,而又有多少能活着再到这里来呢。
李清幽幽一叹,自从他亲手打开了战争这个潘多拉魔盒,他就没有了退路,现在他能做的就是将希望和幸福也放出来。
“将军好”这时站在校门口两侧的八十三名教员无一缺席的站在两侧列队欢迎。
“你们也好”李清看着这些曾经被大明压迫的喘不过气的百姓,如今能有这么好的精神面貌,李清从心底里感到高兴。
“将军辛苦了”众教员齐声大喊道。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