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男儿不羡慕这种闯荡江湖的生活,孙长寿听了他们的话便起了闯荡江湖的心思。把他当宝的孙掌柜肯定不会让他去,可是又执拗不过他,于是他们父子便约定,出去之后,一个月写一封信回家,六个月要回家一趟。

江湖生活,自由自在,就这么过了三年。三年之后,孙长寿学了一身本领回来了,回来之后,召集了十里八乡的年轻小伙成立了一个帮派,命名清湖帮,专门做一些惩恶扬善、打抱不平的事。

因为有他们清湖帮在,这一带百姓可以安居乐业,生活幸福美满。可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战事突起,全国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朝廷面向全国招兵,那招兵的榜文自然也来到了我们这里。

孙长寿作为清湖帮的帮主,在知道招兵之事后,直接带领着帮众去参了军。”

巫星云问道:“孙掌柜会让他去参军?”

厨子说道:“自然不答应,孙掌柜就他这么一个儿子,他还指望着孙长寿给自己养老送终,要是死在了战场上,他们孙家也就绝了后。

孙掌柜找到孙长寿,苦苦相劝,可孙长寿去意已决,全然不听孙掌柜的话。孙掌柜说道:‘你若是执意要去,那我们便断了这父子关系。’,孙长寿听到这话,跪到地上,哭着磕了三个响头,说道:‘爹,自古忠孝难两全,现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大丈夫自当抛头颅洒热血,建立一番功业,还太平于百姓,请恕孩儿不孝。’

说完,孙长寿便带着众人参军去了,边疆战事,一打就是十年,开始的时候,孙长寿会一月写一封信回来报平安,并将月饷一同寄回,后来便是半年一寄,再后来则是一年一寄。

直到有一年年末,他没有再等到孙长寿的信,他本以为是战事紧迫,改了时间,便继续等了下去,可是当他等到第二年年末的时候,还是没有收到孙长寿的书信。

这个时候我们心中都知道,孙长寿恐怕已经战死沙场了,可孙掌柜不相信,他还是在这里苦苦等待,实在想儿子了,就把以前的信拿出来看看。

战事结束了,军卒门开始返乡,孙掌柜就站在客栈门口往外看,一个清湖帮的人回来告诉孙掌柜,孙长寿已经死了,死在了敌军的乱箭之中,战马、兵卒踩踏过后,尸骨不存,只能把身前穿过的衣服带回来。

孙掌柜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变得痴傻起来,在他心里,他不相信孙长寿已经死了,他儿长寿,不会早死,于是每有客人来客栈里,他便会问上一句,‘客官可是从边疆来’。

当年清湖帮出去参军的人,大部分都死在了外面,回来的不过两三个,唉,我说这孙长寿是真的傻,放着好日子不过,非要去参军,战争都是贵族的游戏,穷苦人家安心耕地就行了,什么太平,什么富贵,不过是一场空。”

萧宜仁说道:“现如今不是天下太平,怎么会是一场空呢?”

厨子说道:“帝国初立,血流成河,只是这血不是敌人的血。好了,各位客官,故事已经讲完了,诸位还是早些歇息吧。”

厨子走开,留下一桌人面面相觑。

小晚儿拉着巫星云说道:“哥哥,他好可怜!”

巫星云把她搂紧怀里,没有说话。

萧宜仁看向段何,问道:“你怎么看?”

段何说道:“这厨子不简单,像是个读书人,他编的这个故事听听就好,当不得真。”

萧颖笑不解其意,问道:“萧叔叔,你说他这个故事是编的?”

段何说道:“我大晋立国三百年,近两百年里从未有过打了十年的战。他说十里八乡,可这方圆百里就这一间客栈,哪有那么多人成立清湖帮?”

巫星云摇头,喝了一口桌上的茶,说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大家早点睡吧,明天还要赶路。”

听这个故事,巫星云有别样的感触,他也参过军,虽然没有经历过战争,但是那种保家卫国的情感却还是有的,每一个愿意舍弃自己生命去守护家园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

还是早点睡吧,感动不能当作休息,明天早起赶路。

黑夜,总会过去,光明,才是酸奶。

第二天。

巫星云起了个大早,当他醒来时,眼前的场景却不是他昨夜入睡时的场景。

他就睡在大堂里,地上铺着杂草,旁边是一堆燃尽的篝火,小晚儿不在身边,不知道跑到哪儿去了。

巫星云从地上站起来,看着这破烂不堪的大堂,眉头紧皱,恶作剧,还是……

他仔细看了看这大堂,和记忆中昨晚上的景象有许多相似,只是残破了太多,如果说昨晚上的是客栈,那么今天这大堂就是废墟了,完全只剩下就跟柱子撑着不倒。

段何从外面走进来,他看见巫星云在那里发愣,便喊了他一声,“酒醒了?”

“酒?什么酒?”巫星云不记得自己昨晚喝过酒,他问道:“这是哪里?”

段何笑着说道:“看来你真喝了不少,你是不是遇见了什么伤心事,把自己喝成那样!”

“那样?哪样?”

巫星云走到段何身边,问道:“段叔叔,我昨晚上喝酒了?可是我全不记得啊,还有这客栈,掌柜呢?那个厨子呢?”

“什么掌柜厨子的,这哪来什么客栈?”

巫星云有些懵逼,他急忙跑出去站在路口看,来时的路还是那条路,要去的路也还是那条路,只是这客栈……

他一眼扫过,在那破房子边的杂草藤蔓之中,看见了一块石碑。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